[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1302.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侍洪来;邵宇丰;汪志锋;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军;侍洪来;邵宇丰;汪志锋;康亮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S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太阳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利用太阳能转换而成的电能给设备供电的装置主要采用固定模式,如大型太阳能发电站、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这类固定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无法随身携带,因为无法为处于旅途中或其他不具备充电设备的场所的人们的手机、照相机等设备充电。另外有利用单片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随身携带给手机充电,但单片小面积电池板一般输出功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充电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面积小、功率低、重量轻、单片输6伏6瓦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极进行并联连接,以提高充电器的电流输出能力。利用芯片LTC3759构建PWM稳压电路,将太阳能电池组输出的不稳定直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5伏直流输出电压。PWM稳压电路板安装在塑料壳体中,壳体固定在电池板背面,电路板上安装有USB接口,通过USB接口连接方式给手机、iPAD等电器充电。利用防雨布料对电池组的背面和周围边沿进行包裹封装,并利用缝纫机将防雨布缝制在电池的周边。防雨布的作用是保护太阳能电池片组,并使相邻电池片之间的连接是柔性的,从而使得充电器具有可折叠的特点。电池片组折叠后,将缝制在边沿上的折叠扣带与缝制在电池片背面防雨布上的纽扣相扣紧,保证折叠后保持形状,大幅度减小了面积,便于携带。在充电器的边沿部分缝制有挂带,利用挂带可将充电器吊挂在背包或衣服上,实现边走边充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PWM稳压电路和防雨布,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并联连接,构成电池片组,利用防雨布将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片组进行封装,利用PWM稳压电路将电池片组输出的电压不稳定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5伏直流电并通过USB口输出,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功率小于6瓦,防雨布与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采用缝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片组采用上、下两层防雨布进行封装、连接,并进行缝纫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手持、肩背或放入包裹中等方式随身携带,在需要时随时将该实用新型取出为电器充电。充电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连接方式。
图2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层防雨布的裁剪形状与尺寸。
图3展示的是顶层防雨布的裁剪形状与尺寸,同时也展示了电池片组被顶层防雨布封装的结构。
图4展示了底层、顶层防雨布缝合在一起的形态。
图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
图6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PWM稳压电路的实现原理。
图中,1.太阳能电池片背面,2.电池板正极接线点,3.电极连接线,4.电池板负极接线点,5.第一块电池片,6.第二块电池片,7.第三块电池片,8.第四块电池片,9.折叠前底层防雨布边缘,10.折叠后底层防雨布边缘,11.纽扣,12.折叠前顶层防雨布边缘,13.折叠后顶层防雨布边缘,14.顶层防雨布电池片开口边缘,15.缝合线,16.顶层防雨布,17.底层防雨布,18.电源盒,19.USB插口,20.充电器挂带,21.折叠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将工作输出电压为6伏、峰值功率为6瓦的单片面积小于或等于405cm2的多片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并联形成电池片组,方法是电池片背面1的所有正极2通过软导线3连接,所有负极4通过软导线3连接,电池片之间的相邻边沿要留有不小于2厘米的合适距离。电池片的数量依据功率需要而定,一般为2片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军;侍洪来;邵宇丰;汪志锋;康亮,未经王建军;侍洪来;邵宇丰;汪志锋;康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1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氧化电磁屏蔽膜
- 下一篇:一种豆腐皮剥皮机强迫冷却叠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