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定屈曲角度的磁共振摄片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0919.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元;金翔;吕飞舟;马晓生;夏新雷;朱巍;王洪立;郑超君;聂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建元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刘妍珺;王正君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片 底座 挡板 枕板 本实用新型 个体化 磁共振 平卧 屈曲 枢轴 底座铰接 底座中部 固定肩部 限制旋转 不一致 固定的 交界处 人性化 限位器 架臂 肩部 颈位 轮轴 硬膜 木质 容纳 拍摄 观察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定屈曲角度的磁共振摄片枕,包括底座、枕板和架臂,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枢轴,所述枕板通过枢轴与底座铰接,所述的枕板在底座的一侧旋转并通过限位器限制旋转角度,底座的另一侧上延伸出肩挡板,所述肩挡板与底座之间具有容纳肩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为拍摄屈颈位MRI所设计的木质“Y”摄片枕。设计“Y”型摄片枕以起到摄片时稳定固定的作用,在患者平卧侧,设计固定肩部的挡板,以防止患者平卧时高度不一致而导致摄片角度不一定,同时,在“Y”型的交界处使用轮轴以调节角度用,通过调节屈颈角度,方便观察屈颈对于硬膜分离的影响,做到个体化摄片。整个摄片枕具有设计、使用简单,人性化,个体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专为平山病拍摄屈颈位磁共振所设计的摄片枕。
背景技术
平山病是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先报道并以其名字命名的一类具有自限性的青少年时期起病的远端上肢肌萎缩性疾病。平山病起病隐匿,多于生长发育高峰开始后1-3年起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既往报道男女发病比例大致在20:1至2:1之间;平山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在目前全球近1500例的临床报道中,90%以上来自于日本、中国、印度等亚洲地区国家。目前认为屈颈运动所造成的硬膜后壁过渡前移将脊髓压迫向前方脊柱以及相应节段脊髓血供流入脊髓后方新月形真空带内血管丛所引起的前角缺血是平山病主要的致病机制。因此,屈颈位磁共振成为了目前诊断平山病的“金标准”,然而,由于患者不理解,或者无法按要求维持屈颈位10-20分钟,或屈颈角度不够,常导致患者拍摄出的磁共振片不清晰,或无法据此明确诊断平山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平山病患者拍摄磁共振所使用的摄片枕,以帮助患者稳定维持屈颈位一段时间、也能使所有患者维持足够的屈颈角度,方便准确诊断平山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限定屈曲角度的磁共振摄片枕,包括底座、枕板和架臂,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枢轴,所述枕板通过枢轴与底座铰接,所述的枕板在底座的上半侧旋转并通过限位器限制旋转角度,底座的中部向下半侧延伸出肩挡板,所述肩挡板与底座之间具有容纳肩部的空间。
限位器为机械领域常用的限制旋转角度的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包括架臂,所述的枕板背面具有卡槽,所述的底座的上半侧上设有多个限位筋,所述架臂卡接于枕板背面的卡槽和底座上的限位筋之间。
这种方式通过架臂两端分别与限位筋和枕板卡槽配合,实现简易的角度调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铰接于上端,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枕板绕枢轴旋转。
气缸的底部铰接于底座上,气缸可以实现转动,并且其活塞杆推动枕板,活塞杆伸出越长,其角度越大,这种方式较第一种实施方式更为优选,因为可以实现连续角度的变化,并且气缸本身可以限制角度,在头部枕在枕板上时,不会造成角度偏差。
优选的,所述的枕板表面设有滑道,所述的活塞杆在滑道内移动。
滑道对于气缸的活塞杆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枢轴侧面设有量角器,量角器的中心与枢轴的轴心对齐。
所述的量角器便于操作者调整角度,对于角度有更直观的概念。
优选的,所述的枕板上设有枕垫。
优选的,所述的磁共振摄片枕由木头制成。
所述的肩挡板为L形,分为两个设置在底座中部。
所述的肩挡板的折角处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上侧和下侧是通过患者头部方向划分,当患者躺下时,向头部方向为上侧,向身体方向为下侧,底座一分为二,枕板在上半侧旋转,而肩部在下半侧被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建元,未经姜建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0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