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铜管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0025.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2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进波;肖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恒宝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铜管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薄壁铜管加工设备, 属于薄壁铜管加工设备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滚压成型工艺就已经在欧洲得到应用了。由于滚压成型工艺有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增加产品强度等优点,许多机械加工行业也采用滚压成型工艺加工形状复杂的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滚压成型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滚压成型是一种快速成型的加工方式。随着产品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产品形状、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薄壁且易变形的铜产品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了,不仅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不合格率也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薄壁铜管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薄壁铜管加工易变形、不合格品率高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包括液压卡盘、三个辊轮座、三个辊轮、薄壁铜管合模、芯棒、液压旋槽机,其中芯棒安装在液压卡盘上,三个辊轮座也安装在液压旋槽机的液压卡盘上,三个辊轮分别通过轴承装设在辊轮座上,且芯棒位于三个辊轮的内侧,薄壁铜管合模固定在液压旋槽机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上,液压卡盘分别在主轴电机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以及在油缸伸张力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往薄壁铜管合模的方向移动,使芯棒能插进薄壁铜管所设的内孔,三个辊轮随液压卡盘的运动使辊轮的侧面与薄壁铜管的外圆线接触,且三个辊轮旋转对薄壁铜管滚压。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辊轮通过轴承固定在辊轮座,使辊轮能实现高精度旋转,辊轮座安装在液压旋槽机的液压卡盘上,使整个辊轮实现了旋转、左右平移和收拢运动。薄壁铜管合模固定在液压旋槽机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使薄壁铜管定位准确,从而实现了薄壁铜管高精度滚压加工。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辊轮的滚压方式,滚头旋压成形,工件不旋转。此外,辊轮采用的材料是工具钢SKT11,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的特点,使辊轮工装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辊轮的侧面光洁度高,所以滚压精度高。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压成型工艺,实现无切削加工,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直接滚压出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使薄壁铜管生产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大大提高效率,而且质量非常稳定。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工装,设计巧妙,精度可靠,方便实用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包括液压卡盘3、三个辊轮座4、三个辊轮5、薄壁铜管合模6、芯棒8、液压旋槽机10,其中芯棒8安装在液压卡盘3上,三个辊轮座4也安装在液压旋槽机10的液压卡盘3上,三个辊轮5分别通过轴承9装设在辊轮座4上,且芯棒8位于三个辊轮5的内侧,薄壁铜管合模6固定在液压旋槽机10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7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6上,液压卡盘3分别在主轴电机2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及在油缸1伸张力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往薄壁铜管合模6的方向移动,使芯棒8能插进薄壁铜管7所设的内孔,三个辊轮5随液压卡盘3的运动使辊轮5的侧面与薄壁铜管7的外圆线接触,且三个辊轮5旋转对薄壁铜管7滚压,实现塑性变形。
上述三个辊轮5分别通过轴承9装设在辊轮座4上,使辊轮5能实现高精度旋转。辊轮座4及辊轮5组成的整个辊轮工装组件安装在液压旋槽机10的液压卡盘3上,实现了旋转、左右平移和收拢运动。薄壁铜管合模6固定在液压旋槽机10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7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6,使薄壁铜管定位准确,从而实现了薄壁铜管高精度滚压加工。
本实施例中,上述辊轮5外侧面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与薄壁铜管7所设槽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相对应。即辊轮5外侧面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是根据薄壁铜管7的槽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而设计的,经过辊轮5的旋转、左右平移和收拢运动后,从而快速滚压出薄壁铜管7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薄壁铜管形状来设计辊轮的结构,能同时实现单槽或多槽的滚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恒宝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恒宝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0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紧固件的红打机床
- 下一篇:一种钢体封头旋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