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纸加工用封闭式脱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9934.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杜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澄海区广达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D21B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纸 工用 封闭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纸加工用封闭式脱墨装置。
背景技术
脱墨槽是用于废纸脱墨制浆的全封闭式多级浮选脱墨设备。在该设备内通过特殊结构的级间分离装置,形成层次分明的多级浮选,防止了不同浮选级间浆料的混合,而空气的分散及于浆料的混合,是靠特殊开发的无堵塞射流系统来完成的,这种独特的装置结构使纸浆进行内部循环,空气在纸浆内被多次利用,大大提高空气的利用率和油墨脱除效率。脱墨槽具有脱墨效率高,脱墨后的浆料白度高,亮度好,排除油墨的浓度大,纤维流失极少,占地面积小,操作控制简单,能耗低等显著优点。该脱墨槽不方便对脱墨浆与烧碱进行混合操作,也不方便将荧光剂混入脱墨浆内,对再生纸进行脱墨打浆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旋转叶片可以方便对脱墨浆与烧碱进行混合操作;可以将荧光剂混入脱墨浆内,方便对再生纸进行脱墨打浆处理的再生纸加工用封闭式脱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再生纸加工用封闭式脱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碎浆机,碎浆机的端部设有旋转电机,碎浆机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呈竖直布置,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电机连接,旋转轴的下端设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安装在碎浆机内;碎浆机的端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料片,第一导料片为弧面形状,碎浆机的端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料片,第二导料片为弧面形状;碎浆机的外侧壁位置设有支撑壳,支撑壳的端部设有导料槽,导料槽为弧面形状,碎浆机的端部侧壁位置设有进料槽,进料槽与导料槽连通;支撑壳的外侧壁位置设有研磨管道,研磨管道的上端设有进粉口,研磨管道的下端设有出粉口,研磨管道内设有研磨辊与支撑辊,研磨辊与支撑辊呈平行布置;研磨管道的外侧壁设有研磨电机,研磨电机与研磨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回收罐,回收罐布置在出粉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回收池,回收池与碎浆机的底部侧壁连通,回收池与碎浆机之间设有连接槽,连接槽插接有插接板,插接板的外侧设有拉管;回收池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回收池的端部设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池的底部侧壁位置设有出液泵。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可以将待处理的再生纸放入碎浆机内,通过第一进料口可以放入脱墨浆,通过第一导料片可以使脱墨浆输入到碎浆机内,通过第二进料口可以放入烧碱,通过第二导料片可以使烧碱输入到碎浆机内;旋转电机通过旋转轴可以对旋转叶片进行转动控制,通过旋转叶片可以方便对脱墨浆与烧碱进行混合操作;通过进粉口可以方便操作者将荧光剂导入研磨管道内,研磨电机可以控制研磨辊实现转动,通过研磨辊与支撑辊可以对荧光剂进行研磨操作,将研磨后的荧光剂通过导料槽与进料槽倒入碎浆机内,从而可以将荧光剂混入脱墨浆内,方便对再生纸进行脱墨打浆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澄海区广达造纸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澄海区广达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9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