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8900.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同步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医生需要同时通过两个注射器向患者静脉中注射药物。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同时推注两种药物,需要两人同时手持注射器进行注射,两个注射器的头部通过三通软管及位于软管端部的针头向患者静脉中进行注射。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存在操作不方便的缺陷,且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注射操作,因此存在耗费人工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上述注射器无法精确的控住同步推进量,从而导致两种药液无法等量地实现推进并注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用以克服耗费人工的缺陷,实现单人操作,实现两种药液精确地同步推进以注射到患者静脉中,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注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包括:具敞口的盒体,盖合在敞口处的盖体,推板,推动部,连接推板和推动部的连杆,三通软管及第一接头;沿所述盒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开设有供连杆穿过的第一通孔,并在沿盒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槽道及第二槽道;所述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推板的侧部设置活动容置于引导槽中的引导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的底面上设有弹性扣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槽的横截面为燕尾槽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部呈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为透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的外表面具磨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实现对两种药液的同步推进,并注射至患者静脉中,可实现单人操作,克服了耗费人工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3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注射器同步推进装置,包括:具敞口11 的盒体10,盖合在敞口11处的盖体6,推板5,推动部2,连接推板5和推动部2的连杆3,三通软管7及第一接头9。第一接头9通过软管连接两个针头(未示出),以通过两个针头向患者的静脉中进行同步注射不同的药液。
沿所述盒体10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14开设有供连杆3穿过的第一通孔 4,并在沿盒体1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端部15开设有第一槽道42及第二槽道 43。第一槽道42及第二槽道43均呈垂直布置,并用于卡接三通软管7。所述盒体10的敞口11在俯视角度呈矩形,并向下形成台阶部12,该盖体6嵌入敞口11中并被台阶部12所抵靠。盒体10内部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容置腔体13,并在该容置腔体13中放入装填不同药液的针筒A及针筒B。盒体10 的底面19上设有弹性扣持件17及弹性扣件16,其中弹性扣件17箍持针筒 A,弹性扣件16箍持针筒B,且该弹性扣件16及弹性扣件17可采用硅胶、橡胶或者不锈钢弹片制成,并与盒体10呈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部2呈圆形,盖体6为透明,盒体10的外表面具磨砂层。通过设置磨砂层可提高医生手持盒体10的摩擦力,便于握持该盒体10。此外,通过该呈透明的盖体6,可便于医生观察针筒A及针筒 B中的不同药液的推进注射情况。
具体的,针筒A的咀部延伸入第一通孔42中并被可靠卡持,针筒B的咀部延伸入第一槽道43中并被可靠卡持,三通软管7的两个输入管段分别针筒A的咀部及针筒B的咀部连接,以将两种不同的药液通过汇合管段8 输送至第一接头9,并进行静脉注射。汇合管段8内部形成相互独立的通道 81及通道82。通道81通过第二接头72与注射器A连通,通道82通过第三接头71与注射器B连通。
为了提高同步推进针筒A与针筒B中的不同药液的同步推进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盒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槽18,所述推板5的侧部设置活动容置于引导槽18中的引导部51。具体的,该引导槽18的横截面为燕尾槽状;当然,该引导槽18可被配置为圆形或者半圆形或者其他异形,只要能够实现相互收容,并实现线性纵向移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未经无锡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8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立倾斜试验药物滴速简易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微泵延长管用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