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炭涤纶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8582.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4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绍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4;B32B27/34;B32B27/36;D06M11/7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竹炭涤纶面料,属于涤纶纤维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其是以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得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后,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面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和绝热性略高、表面光滑、耐磨性好、耐光性好、耐腐蚀、耐稀碱,不怕霉、色牢度好的特点,大量用于制造衣着面料和工业制品。涤纶纱线或织物经过定形后生成的平挺、蓬松形态或褶裥等,在使用中经多次洗涤,仍能经久不变。涤纶面料在具备多种优点的同时,存在着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透气性、吸湿性差等缺点,在编织时需要添加其他材料,弥补了纯涤纶织物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具有阻挡远红外线、释放负氧离子等功效,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绿色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竹炭涤纶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部设有若干竹炭涤纶层,所述竹炭涤纶层采用经纱及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及纬纱均为涤纶丝,所述涤纶丝上吸附有若干纳米级竹炭粉粒;所述竹炭涤纶层上部设有耐磨层。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层为摇粒绒制成,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2-0.3mm。
作为优选:所述竹炭涤纶面料的幅宽为160-180cm。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级竹炭粉粒的数量沿着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减少。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层采用尼龙纤维制成,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1-0.3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涤纶丝上吸附的纳米级竹炭粉粒致密且多孔、表面积大,具有阻挡远红外线、释放负氧离子、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等功效,使面料具有吸臭、除湿、抗菌、抗远红外线等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2、基布层为摇粒绒制成,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摇粒绒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稀疏匀称,蓬松弹性特好;3、耐磨层可以保护面料,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4、设置多层竹炭涤纶层,可以起到更好地抑菌和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竹炭涤纶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竹炭涤纶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布层;2、竹炭涤纶层;3、耐磨层;4、经纱;5、纬纱;6、纳米级竹炭粉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竹炭涤纶面料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竹炭涤纶面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上部设有若干竹炭涤纶层2,所述竹炭涤纶层2采用经纱4及纬纱5交织而成,所述经纱4及纬纱5均为涤纶丝,所述涤纶丝上吸附有若干纳米级竹炭粉粒6;所述竹炭涤纶层2上部设有耐磨层3。所述基布层1为摇粒绒制成,所述基布层1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竹炭涤纶面料的幅宽为160-180cm。所述纳米级竹炭粉粒6的数量由外到内依次减少。所述耐磨层3采用尼龙纤维制成,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为0.1-0.3mm。
涤纶丝上吸附的纳米级竹炭粉粒6致密且多孔、表面积大,具有阻挡远红外线、释放负氧离子、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等功效,使面料具有吸臭、除湿、抗菌、抗远红外线等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基布层1为摇粒绒制成,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摇粒绒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稀疏匀称,蓬松弹性特好。
耐磨层3可以保护面料,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设置多层竹炭涤纶层2,可以起到更好地抑菌和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使面料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绍诚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绍诚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8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