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参数粮情检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8560.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力;段磊;刘志军;李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贝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4;A01F25/16;A01M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10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检测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情检测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多参数粮情检测终端。
背景技术
粮食在粮仓存储期间,害虫的危害十分严重,害虫的过量繁殖,会引起粮仓内储粮出现损耗及坏粮的现象,因此,及时检测仓内害虫数量、密度和影响仓内害虫活动、繁殖的气体成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减少害虫对粮食的破坏。专利申请号:201310193718.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粮情综合指标集成检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粮情检测系统、粮仓温湿度监测系统,控制模块连接上位机。该专利中的周期性选通装置采用正反电机驱动动盘上的通孔与定盘上的若干导气孔中的一个相通,接通整个抽虫管路,实现抽虫、抽气;该装置在粮仓内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杀虫或氮气气调杀虫时,定盘上的导气孔会把粮仓内的有一定压力的有毒气体或氮气通过气管从捕虫陷阱中引至周期性选通装置内,从而造成膜下熏蒸气体或氮气的外泄,影响覆膜粮堆的气密性;另外有毒气体会腐蚀选通装置中的步进电 机或伺服电机,造成选通装置的损坏而无法工作;此外,该发明采用光电耦合器的粮虫计数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光、热及穿过光电耦合器透明管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光电耦合器的输出信号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害虫计数的准确性;还有该专利中的复合气体检测器设置于负压源的负压端,会造成测气时,被测气体无法完全扩散至气体检测器,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参数粮情检测终端,它能够实时检测仓内害虫、气体等粮情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多参数粮情检测终端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粮仓不同位置的害虫诱捕器,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害虫诱捕器连接的球阀选通器,以并联的方式分别与球阀选通器的出口相连接的测虫管路和测气管路,以及以通过控制电缆与球阀选通器的控制口相连接的控制模块;
a、所述球阀选通器包括集管器、直通接头以及多个依次排列设置的选通电动球阀,所述每个选通电动球阀的进口分别与害虫诱捕器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选通电动球阀的出口均与集管器的进气端连接,且每个选通电动球阀均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集管器设置有一个出气端以及数量与选通电动球阀相同的进气端,所述集管器的出气端通过一根气管与测虫管路和测气管路连接;所述直通接头的进、出口分别与测虫管路的测虫抽气泵和仓内回气管相连接;
b、所述测虫管路包括由连接管依次连接的第一电动球阀、害虫计数器、集虫瓶、压力表、以及测虫抽气泵;所述第一电动球阀的进口与球阀选通器出口气管相连通,所述测虫抽气泵的出气口与直通接头相连接;所述害虫计数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信号过滤器,所述第一电动球阀、信号过滤器和测虫抽气泵分别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c、所述测气管路通过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电动球阀的管路与球阀选通器的出口气管相连通,所述测气管路包括以并联的方式分别与第二电动球阀的出口气管相连接的PH3检测管路和O2 、CO2检测管路;所述PH3检测管路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连接的第一抽气泵,第一流量控制器以及PH3检测仪;所述O2 、CO2检测管路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连接的第二抽气泵,第二流量控制器,O2 检测仪以及CO2检测仪;所述PH3检测仪、O2 检测仪、CO2检测仪、第二电动球阀以及第一、二抽气泵分别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管器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呈Y形连接;所述信号过滤器由放大电路和电压比较器组成;所述测气管路设置有置换气路,所述置换气路分别与PH3检测管路和O2 、CO2检测管路并联设置,它由第二过滤器和电动阀组成,所述电动阀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球阀与集虫瓶之间的连接管为PU透明管,所述害虫计数器为光电耦合器,所述透明管从光电耦合器中穿过;所述第一、二抽气泵和测虫抽气泵为微型小流量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贝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贝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8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