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弹簧发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7955.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敏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8 | 分类号: | H05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弹簧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用弹簧发热圈。
背景技术
发热圈是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以加热物体,是电能利用的一种形式。与一般燃料加热相比,电加热可获得较高温度,易于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控制,车载电加热杯。可按需要使被加热物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分布。电加热能在被加热物体内部直接生热,因而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并可根据加热的工艺要求,实现整体均匀加热或局部加热,容易实现真空加热和控制气氛加热。弹簧发热圈是发热圈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在挤压摩擦的作用下,产生磨损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弹簧发热圈和电性连接件连接的连接端头连接不紧时容易松动,形成损坏影响使用,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用弹簧发热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弹簧发热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弹簧发热圈,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呈内部中空、上下端外凸的圆管状,所述导热管上下端外凸块的底部均设有圆环槽,两个圆环槽底边均设有通口,两个通口内均设有两个相邻的夹片,上下端两个夹片相对的一侧分别紧贴上层发热圈和下层发热圈,两个通口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盖,两个第一螺纹盖内壁均紧贴相邻两个夹片外侧边,所述导热管外侧壁上设有发热圈槽,所述上层发热圈和下层发热圈均嵌于发热圈槽中,所述导热管上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由杆架和上下两个连接卡件组成,所述杆架内侧壁紧贴上层发热圈和下层发热圈设置,所述杆架两端分别延伸至上下端的圆环槽内,所述导热管上圆环槽的外侧边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导热杆上的连接卡件,所述导热管中部上层发热圈和下层发热圈形成贴合端头,所述贴合端头贯穿侧边一个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盖,所述贴合端头贯穿第二螺纹盖且向外延伸,所述贴合端头延伸的一端贯穿外卡环和内卡环,所述外卡环套接于内卡环上,所述外卡环两侧均设有固定销,两个固定销均贯穿内卡环和外卡环侧壁,且抵紧贴合端头侧边,所述外卡环远离贴合端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电连件端头,所述电连件端头内端紧贴贴合端头。
优选的,所述导热杆杆架两端均为弹性杆且一侧边为圆弧外凸状,所述杆架和上下两个连接卡件均为可拆卸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片为半圆环状导热片,相邻两个夹片对应形成一个整圆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发热圈嵌于导热管中吗,且通过设导热杆加强固定保护作用,避免发热圈直接受到外部环境的直接压力作用,减少加热圈的挤压磨损,提高加热圈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通过设两个发热圈组合的形式在其中一个发热圈磨损毁坏时另一个可以继续工作,增加其使用寿命;通过设内卡环和外卡环增加发热圈和电连接端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连接端脱落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热管、2上层发热圈、3下层发热圈、4导热杆、5第一螺纹盖、6夹片、7第二螺纹盖、8发热圈槽、9内卡环、10外卡环、11固定销、12电连件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敏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敏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7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燥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微晶发泡防火保温材料的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