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36936.3 | 申请日: | 2017-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H01M2/34;H01M2/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现有的电池模组结构中,模组上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芯极柱和连接片不受外界导电物质的触碰而短路,模组输出极则需要单独使用输出极保护盖进行保护,输出极保护盖需要满足可拆换和防手指触碰等级(IPXXB)的要求。因此,模组上盖和输出极保护盖是保证电池模组安全必不可少的部分。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分开设计的模组上盖和输出极上盖对电池模组进行保护。
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整车厂对于电池包的成本要求越来越高,而分开设计的模组上盖和输出极保护盖则需要更高的原材料成本、组装成本和管理成本;其次,由于输出极保护盖需要进行多次拆装,拆装过程中易造成丢失或装错输出极保护盖,使得无法对输出极进行保护或使得电池模组无法正常输出使用。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制备简单的电池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制备简单的电池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电池组;
端板,设于电池组两端;
扎带,将端板和电池组捆绑在一起;以及
模组上盖,组接于电池组的顶部,其中,模组上盖上一体成型有输出极保护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出极保护盖包括盖合部和与模组上盖相连接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为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合部可绕着连接部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合部的一端设有卡扣凸台,所述端板上设有卡钩,卡扣凸台与卡钩扣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合部侧边设有防触碰筋,所述端板上设有防护筋,防触碰筋和防护筋在厚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相邻电池组之间设有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模组上盖上设有铆钉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模组上盖和输出极保护盖进行结合设计,可减少整个电池模组的成本和组装复杂度,使得电池模组的安全防护更可靠、更安全;2)模组上盖上一体成型有输出极保护盖,可避免在多次拆装过程中丢失或装错输出极保护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圆圈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中模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圆圈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圆圈部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包括:
一个或多个电池组10;
端板20,设于电池组10两端;
扎带30,将端板20和电池组10捆绑在一起;以及
模组上盖40,组接于电池组10的顶部,其中,模组上盖40上一体成型有输出极保护盖404。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电池组10,相邻两个电池组10之间设有端板20。模组上盖40主要用于保护电池组10和电连接的安全。电池模组上设有低压输出极,低压输出极主要用于输出电池组10的温度和电压信号。端板20和扎带30主要用于对电池组10进行限位和固定。电池模组设有负极输出极和正极输出极两个高压输出端,主要用于输出电池组10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旗帆筛网关节式风电皮带装置
- 下一篇:蓄能器充气控制装置及风电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