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件浇注扁三通陶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718.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2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周立新;杨标;丁勇锋;周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盛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浇注 三通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浇注扁三通陶瓷管。
背景技术
在铸件的铸造生产过程中,浇注系统是金属液进入铸型型腔的通道,内浇道是金 属液进入铸型型腔的最后一段通道。现有的内浇道有多种形式,针对结构复杂、尺寸落差大的铸件一般采用陶瓷管搭接内浇道,陶瓷管搭接在内浇道的末端并与铸型型腔相连通。陶瓷管具有灵活性高、截面尺寸精准、不会冲砂等优点,搭接有陶瓷管的内浇道与传统砂型内浇道相比,更适用于结构复杂及尺寸落差大的铸件。传统的内浇道陶瓷管通常为等径管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传统的内浇道陶瓷管与铸型型腔连接处的横截面面积较大,特别是用直径较大的陶瓷管作为内浇道的出口,往往很难切割,给后处理打磨造成较大困难;其次,一些铸件截面积较小的陶瓷管无法搭接,此外,金属液流经内浇道进入铸型型腔时,金属液长时间冲刷陶瓷管出水口处铸件位置,易导致该位置局部温度过高,使其位置模数增大,对于截面积小的铸件或薄壁铸件容易产生缩松、缩孔、夹砂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件浇注扁三通陶瓷管。
技术方案:一种铸件浇注扁三通陶瓷管,包括圆形管道、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所述圆形管道与第一扁平方管道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圆形管道与第二扁平方管道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圆形管道、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之间均相互连通,所述圆形管道垂直于第一扁平方管道,所述圆形管道垂直于第二扁平方管道,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处于平行位置,所述圆形管道、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均采用陶瓷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的管径大小相同。
作为优化:所述圆形管道的管壁厚度为3-5mm。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的管壁厚度相同,为3-5mm。
作为优化:所述圆形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和第二扁平方管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制造各种不同规格的管道。而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铸件浇注扁三通陶瓷管,包括圆形管道1、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所述圆形管道1与第一扁平方管道2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圆形管道1与第二扁平方管道3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圆形管道1、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之间均相互连通,所述圆形管道1垂直于第一扁平方管道2,所述圆形管道1垂直于第二扁平方管道3,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处于平行位置,所述圆形管道1、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均采用陶瓷结构。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的管径大小相同。所述圆形管道1的管壁厚度为3-5mm。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的管壁厚度相同,为3-5mm。所述圆形管道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扁平方管道2和第二扁平方管道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制造各种不同规格的管道。而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盛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盛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