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辅动轮结构的摩托车中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224.1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乐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动轮 结构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摩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辅动轮结构的摩托车中柱。
背景技术
由于摩托车具有体积小、价格便宜、机动性高、较不受拥挤塞车影响以及易于停放等特点,让摩托车大受欢迎,成为多数人必备的交通工具,然而当骑着摩托车前往闹市区,由于摩托车停放时大多采并排停车的方式,常常需要将摩托车塞进拥挤的停车堆中,当需要再将摩托车从车堆内移出,常常被摩托车旁的车辆塞住,仅剩小小的空隙能移出自己的摩托车,移车相当不便,有较大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辅动轮结构的摩托车中柱,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在窄小空间移动摩托车较为不便的缺陷。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辅动轮结构的摩托车中柱,其包括一中柱主体以及一辅动轮单元,所述中柱主体装设在摩托车的底部,可让摩托车处于抬起的状态,在所述中柱主体的中段处安装有所述辅动轮单元,所述辅动轮单元包括一动机、一伸缩杆、一万向轮以及一接收器,所述动机设置在中柱主体的底部,内设有一伸缩杆,伸缩杆底部装有一万向轮,所述动机连接有一接收器,接收器与一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机为一油压缸。
优选地,所述动机为一气压缸。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摩托车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手持遥控器上。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带伸缩杆跟万向轮的辅动轮单元,当需要移车时,启动动机伸出伸缩杆,伸缩杆底部的万向轮便靠在地面上,并抬起摩托车,使用者便可通过万向轮直接从左右摩托车之间的空隙中推出自己的摩托车,既省力又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辅动轮结构的摩托车中柱,其结构包括:一中柱主体2以及一辅动轮单元3。
所述中柱主体2装设在摩托车的底部,可让摩托车处于抬起的状态,而在所述中柱主体2的中段处安装有所述辅动轮单元3。
所述辅动轮单元3包括一动机31、一伸缩杆32、一万向轮32以及一接收器34,所述动机31为一油压缸,也为一气压缸,设置在中柱主体2的底部,所述动机31内设有一伸缩杆32,所述伸缩杆32底部装有一万向轮32,所述动机31连接有一接收器34,接收器34能与一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控制器4安装在摩托车或者手持遥控器上。
参照图1和图2。当需要将紧密停靠的摩托车取出时,使用者可先使用所述控制器4对所述接收器34发出信号,当接收器34接收到启动信号时,所述动机31将向下伸出所述伸缩杆32,所述伸缩杆32底部的万向轮32将抵靠在地面上,当伸缩杆32持续伸出,所述万向轮32、伸缩杆32和动机31,将会撑起中柱主体2以及摩托车,使用者无需将立起的中柱主体2放平,便能通过万向轮32的滑动直接从左右摩托车之间的空隙中移出自己的摩托车,相当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带伸缩杆跟万向轮的辅动轮单元,当需要移车时,启动动机伸出伸缩杆,伸缩杆底部的万向轮便靠在地面上,并抬起摩托车,使用者便可通过万向轮直接从左右摩托车之间的空隙中推出自己的摩托车,既省力又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动轮结构的摩托车中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乐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乐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单车
- 下一篇:预应力预制格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