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699.9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曹会龙;欧阳超波;曹维兵;李垂君;黄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杨波,高瑞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系统 | ||
1.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单元(12)、第二换热单元、冷源(21)、制冷剂泵(22)、冷却单元(24),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内换热单元(13)、外换热单元(23);
所述压缩机(11)、第一换热单元(12)、内换热单元(1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内制冷循环回路(1),所述压缩机(11)对冷媒压缩在所述室内制冷循环回路(1)内循环;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与室外对应,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能与室外进行热交换;
所述冷源(21)、制冷剂泵(22)、外换热单元(23)、冷却单元(2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外制冷循环回路(2);
所述冷源(21)用于储存制冷剂,所述制冷剂泵(22)为室外制冷剂循环提供动力,在所述制冷剂泵(22)作用下,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外换热单元(23)与室内热源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与所述外换热单元(23)并联的第一支路(25),所述第一支路(25)、外换热单元(23)与所述制冷剂泵(22)之间设有第一三通阀(26),所述第一三通阀(26)转换以分别导通所述第一支路(25)、外换热单元(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包括制冷剂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为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或,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包括风冷冷凝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单元(23)和所述冷却单元(24)之间连接有第二支路(27),所述第二支路(27)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连通,以和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单元(23)和所述冷却单元(24)之间还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支路(27)并联设置的第三支路(28),所述第二支路(27)、第三支路(28)与所述外换热单元(23)之间设有第二三通阀(29),所述第二三通阀(29)转换以分别导通所述第二支路(27)、第三支路(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为双盘管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24)包括换热冷却装置(241)、蒸发冷却器(242)、风机盘管换热器(243)中的一种或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24)包括并联设置的换热冷却装置(241)、蒸发冷却器(2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24)包括并联设置的换热冷却装置(241)、风机盘管换热器(243)。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冷却装置(241)包括冷却塔(2411)和冷却换热器(2412),所述冷却换热器(2412)为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所述冷却换热器(2412)与所述冷源(21)和所述外换热单元(23)连接,所述冷却换热器(2412)与所述冷却塔(2411)连接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6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支架
- 下一篇:可切换式双蒸发器CO2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