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钳式血管加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531.8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符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竣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加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钳式血管加固器。
背景技术
心脏主动脉类的大血管手术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吻合口容易出血,由于血管吻合组织特别是夹层组织非常脆弱,缝合的针眼往往容易撕脱扩大而导致出血。术中出血或术后延迟出血是目前大血管手术最为棘手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大血管手术虽有各种吻合方法帮助止血,但无论采用何种吻合方式,改善吻合口的材质是成为吻合口止血成功的关键。
目前的大血管手术主要使用“三明治”技术防止吻合口出血。“三明治”技术就是用镊子将加固层分别衬于血管内膜内及外膜外,用人工的缝合的方法将加固层固定在血管内膜内及外膜外进行血管创面的加固,然后缝合血管的切口创面吻合口。加固层材料的选择比较多样化,一般选用医用毛毡片即可。
“三明治”技术中将加固层放置并固定于血管内膜内及外膜外比较费时,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用户长时间缺血,引发相关并发症,因此采用三明治技术进行大血管手术时如何快速的将加固层分别固定于血管内膜内及外膜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三明治”技术用镊子将加固层分别衬于血管内膜内及外膜外,用人工的缝合的方法将加固层固定在血管上进行血管创面的加固,极大延长用户的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钳式血管加固器,使用该钳式血管吻合器,可以迅速地在血管添加一层加固层,便于后续血管的缝合切口创面吻合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钳式血管加固器,包括钳本体、贴片固定架、加固贴片。
所述钳本体后端为两个指圈、前端为两个钳头。
所述贴片固定架分为内贴片固定架和外贴片固定架,分别套设在所述钳本体的两钳头上;当所述钳本体闭合时,所述内贴片固定架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贴片固定架的内表面相互贴合,在所述内贴片固定架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贴片固定架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凹槽。
所述加固贴片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固定架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沿圆弧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贴片为棉质贴片,贴片上设有多个订钉。
进一步地,所述内贴片固定架与所述外贴片固定架都开设有通孔,用于所述加固贴片固定失败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加固贴片用针线缝合到血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贴片固定架的弧度与所述外贴片固定架的弧度均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固定架的曲率直径为24-32mm。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贴片的宽度为5-8mm,厚度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加固贴片的宽度0.8-1.2mm。
进一步地,所述钳本体还包括手柄锁。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一次可以将2片加固层固定在血管内膜内及外膜外。
(2)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小了手术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钳式血管加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固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圆弧形贴片固定架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固贴片安放到内圆弧形贴片固定架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钳式血管加固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内圆弧形贴片固定架;2、内加固贴片;3、外加固贴片;4、外圆弧形贴片固定架;5、指圈;6、钳头;7、凹槽;8、手柄锁;9、医用毛毡片;10、订钉;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竣,未经符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