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化变电站用防火耐腐计算机监控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456.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赟;胡永斌;李忠林;张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城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1/06;H01B7/02;H01B7/17;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6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变电站 防火 计算机 监控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用防火耐腐计算机监控电缆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对于在任何场合能正常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由于监控系统使用场合特殊,这就要求电缆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否则达不到使用要求和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耐腐性能,即使发生火灾,电缆能正常传输监控信号一段时间,保证数字化变电站内控制系统不受火灾影响,从而达到监控效果的数字化变电站用防火耐腐计算机监控电缆。
本实用新型包括缆芯,在所述缆芯外侧依次设置第一高阻带层、第一铜丝编织层、第一铜带绕包层、第一外护套层,在所述第一铜丝编织层和第一铜带绕包层之间设置接地线;所述缆芯由四股主体线芯、主控制线芯和两股辅控制线芯组合而成;每股所述的主体线芯分别包括第一铜导体,在所述第一铜导体外侧依次设置第一云母带绕包层、第二云母带绕包层和氟塑料复合物绝缘层;所述主控制线芯包括多股相互绞合的第二铜导体,在每股第二铜导体的外侧依次设置第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铜丝编织分屏蔽层;在多股相互绞合的第二铜导体外侧依次设置第二高阻带层、第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和低烟无卤阻燃内护套层;每股所述的辅控制线芯分别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绝缘导体,每股绝缘导体分别包括第三铜导体,在每根第三铜导体外侧分别包裹第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在互相绞合的两股绝缘导体外侧设置第三铜丝编织总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耐腐性能,即使发生火灾,电缆能正常传输监控信号一段时间,保证数字化变电站内控制系统不受火灾影响,从而达到监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缆芯,在缆芯外侧依次设置第一高阻带层1、第一铜丝编织层2、第一铜带绕包层3、第一外护套层4,在第一铜丝编织层2和第一铜带绕包层3之间设置接地线23;缆芯由四股主体线芯5、主控制线芯6和两股辅控制线芯7组合而成;每股主体线芯5分别包括第一铜导体8,在第一铜导体8外侧依次设置第一云母带绕包层10、第二云母带绕包层11和氟塑料复合物绝缘层12;主控制线芯6包括多股相互绞合的第二铜导体13,在每股第二铜导体13的外侧依次设置第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4、铜丝编织分屏蔽层15;在多股相互绞合的第二铜导体13外侧依次设置第二高阻带层16、第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17和低烟无卤阻燃内护套层18;每股辅控制线芯7分别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绝缘导体19,每股绝缘导体19分别包括第三铜导体20,在每根第三铜导体20外侧分别包裹第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1;在互相绞合的两股绝缘导体19外侧设置第三铜丝编织总屏蔽层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城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城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