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晴雨窗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4673.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0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安;洪锐彣;姜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E06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晴雨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晴雨窗及设置有所述车辆晴雨窗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为使空气流通,大都会将车窗摇下一间隙,使车内外的空气得以对流,但当下雨天时,雨会由车窗所开启之隙缝滴入车内,淋湿车内人员,或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风会由该隙缝窜入车内形成强大之风压,易使车体产生晃动,且会吹乱车内人员的头发并产生不适感,若遇阳光强烈时,阳光会由该间隙照射入车内,故大都会于车窗外框上缘加装晴雨窗。但是若将汽车停放在室外,会因太阳照射,造成车内温度飙高,除造成进入车内时的不适感,也易使汽车内装释放出有害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晴雨窗及包括有所述车辆晴雨窗的车辆。
一种车辆晴雨窗,其包括承靠部及与所述承靠部一体形成的遮挡片,所述承靠部包括一靠合面,所述遮挡片为沿所述靠合面之上缘及侧缘凸伸的弧形片状体,所述遮挡片与所述承靠部之间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所述承靠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排风扇,所述遮挡片上设置有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与所述排风扇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将产生的电能供所述排风扇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承靠部还包括与所述靠合面相背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下缘凸设有一个凸棱,所述凸棱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合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位于所述安装孔下方且所述排风扇的下端部承靠所述凸棱。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薄膜设置在所述遮挡片的背离所述承靠部的表面或者朝向所述排风扇的表面。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窗框、嵌合在窗框中的玻璃,及设置在所述窗框上缘的车辆晴雨窗,所述车辆晴雨窗包括承靠部及与所述承靠部一体形成的遮挡片,所述承靠部包括一靠合面,所述遮挡片为沿所述靠合面之上缘及侧缘凸伸的弧形片状体,所述遮挡片与所述承靠部之间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所述承靠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排风扇,所述遮挡片上设置有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与所述排风扇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将产生的电能供所述排风扇运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晴雨窗及使用所述车辆晴雨窗的车辆,通过在所述车辆晴雨窗包括的遮挡片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贴合太阳能薄膜,使太阳能薄膜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排风扇使用,从而通过所述排风扇改善车内的温度或者热气,减少进入车内的不适感;由于在晴雨窗的位置设置有隐藏的排风扇,所以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也无需摇下车窗即可实现车内外的空气交换,不会造成强大的风压吹入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晴雨窗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晴雨窗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所述晴雨窗的车辆的结构图。
图4是图3所述的车辆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5是图4所述的车辆包括的车辆晴雨窗的工作模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晴雨窗及设置有所述晴雨窗的车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2,一种车辆晴雨窗100,所述车辆晴雨窗100之形状系配合窗框上缘之形状,其包括承靠部10、与所述承靠部10一体形成的遮挡片20、排风扇30以及太阳能薄膜40。
所述承靠部10的边缘可以嵌合在窗框所形成的沟槽内,或者是通过胶片粘贴、魔术贴粘贴、螺丝锁合中的一种贴附在所述窗框上。所述承靠部10包括一靠合面11以及与所述靠合面11相背的贴合面12。所述遮挡片20为沿所述靠合面11之上缘及侧缘凸伸的弧形片状体,所述遮挡片20与所述承靠部10之间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101,所述容纳空间101可以使使用所述车辆晴雨窗100的车辆内外相通。
所述贴合面12的下缘凸设有一个凸棱120,所述凸棱120开设有一个第一卡槽122,所述第一卡槽122用于卡合玻璃。
所述承靠部10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101相连通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位于所述凸棱120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4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i基超耐热合金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Ni基超耐热合金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