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相试样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531.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欣;孙雪;王明岩;汪认;董丽;李振江;马明菊;何建英;邓小军;崔洪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相 试样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相试样夹具。
背景技术
金相检测是一种经典的观测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方法,至今仍是检测材料的常用手段。金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相试样的制备精度。由于金属材料剪切过程中会产生加工影响区域,因此金相试样制备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冷切割,切除剪切过程所产生的加工影响区域;然后要对金相截面进行研磨抛光,以保证被检测面尽量能够如镜面般光滑。
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人工用手持金相试样的方式在砂纸和抛光机上进行研磨和抛光。由于金相试样的体积通常都较小,需要操作人员用几个手指捏紧才能固定。如果操作人员技术不够熟练不仅容易出现金相试样飞溅的情况,并造成试样和人员的双重损伤,而且还容易在手上磨起水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金相试样易飞溅、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相试样夹具,该夹具包括升降杆、夹持头、抵紧单元、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升降杆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所述夹持头的顶部连接,所述夹持头的底部为敞口式结构,所述夹持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抵紧单元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可将金相试样抵紧在所述夹持头的内壁上。
其中,所述支架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第一边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L形支架的第二边探出于所述底座,所述L形支架的第二边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L形支架的第一边和所述底座螺纹配合连接。
其中,还包括钢套,所述钢套套设在所述升降杆上、且贴紧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壁上。
其中,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连接。
其中,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保护套。
其中,所述夹持头与所述升降杆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其中,所述抵紧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通孔螺纹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抵紧单元包括抵紧杆和弹簧,所述抵紧杆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端探出于所述夹持头,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抵紧杆的外侧、并压缩设置在所述夹持头的内壁和所述抵紧杆的第一端之间。
其中,还包括限位杆,所述抵紧杆的第二端上设有沿径向贯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可插拔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抵紧单元背离第一通孔进给将金相试样固定在抵紧单元和夹持头的侧壁之间,再通过升降杆的上下移动定位实现了快速、牢固的夹持金相试样,大大提高了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金相试样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金相试样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支架;3、钢套;4、升降杆;5、把手;
6、夹持头;7、抵紧杆;8、弹簧;9、金相试样;1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高效的打磨工装
- 下一篇:一种耐用性高的LED软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