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381.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炬兴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是指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为第一次注塑成型硬胶,第二次注塑成型软胶。具有内抽芯结构的双色模具在第一次注塑产品之后需要旋转再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第一次成型产品时不需要顶出,在第二次注塑完成开模前,第一次注塑产品始终保持不动。
目前,双色模具主要采用液压结构进行抽芯,液压抽芯机构由行位滑块与液压缸组成,需要注塑机的配合,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模具需要抽芯的距离长,所用的液压缸也比较长,导致组合后模具体积过于庞大,注塑机上安装或取下模具不方便,运输也不方便;另外,液压缸的动力来自注塑机的液压力,联机调试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和抽芯动作可靠的双色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色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上述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前模板和安装于第一前模板上的第一前模,上述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前模板和安装于第二前模板上的第二前模,上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板、安装于后模板上的后模和行位滑块,行位滑块上安装有抽芯,上述行位滑块外侧面为斜面,上述第一前模板一侧安装有与行位滑块匹配并驱动行位滑块往内滑动的驱动块,上述行位滑块斜面上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与行位滑块之间形成有斜滑槽,上述第二前模板一侧安装有抽离块,抽离块与斜滑槽卡接滑动配合,行位滑块并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随抽离块向上运动时向外作抽芯动作。
优选的,上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内滑杆、连接于内滑杆外侧的外滑块和弹簧,在行位滑块斜面上设有横滑槽,内滑杆横向安装于横滑槽内,上述行位滑块斜面两端延伸设有凸出部,弹簧设于外滑块与凸出部内侧之间。
优选的,上述内滑杆和外滑块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内滑杆前端外侧设有内滑杆缺槽,在内滑杆缺槽处设有一与行位滑块固定连接的限位压块。
优选的,上述内滑杆后端延伸于凸出部对应的横滑槽中。
优选的,上述外滑块前端内侧设有外滑块缺槽,外滑块缺槽与行位滑块外侧面形成斜滑槽。
优选的,上述行位滑块与凸出部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驱动块宽度小于两斜滑槽内端之间距离。
优选的,上述抽离块底部宽度略小于两斜滑槽外端之间距离,抽离块上部和中部宽度均大于两斜滑槽外端之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色模具结构设计合理、简便,成本低,通过设置抽离块和在抽离滑块上设置弹性机构,则通过正常开模动作即可实现抽芯动作,模具运行可靠,无需采用液压结构进行抽芯,使用、维护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待合模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开模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待合模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开模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行位滑块、抽芯和弹性机构安装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滑杆和外滑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块、行位滑块和弹性机构俯视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抽离块、行位滑块和弹性机构俯视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第一前模组件 11第一前模板 12第一前模 13驱动块 2第二前模组件 21第二前模板 22第二前模 23抽离块 3后模组件 31后模板 32后模 33行位滑块 331横滑槽 332凸出部 34抽芯 4弹性机构 40斜滑槽 41内滑杆 411内滑杆缺槽 42外滑块 43弹簧 5限位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炬兴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炬兴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