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液浇铸用的铸铅模具耳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311.X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2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液浇铸用的铸铅模具耳轴。
背景技术
铸铅模是对铅液进行铸锭成型的模具,一般铸锭成型分三个步骤,浇铸-凝固-脱模。当铅液通过电热前床虹吸口经过溜槽流入铸铅模内,完成浇铸作业。然后用吊车将放铅小车上盛满高温铅液的铸铅模吊离,放置在地面,进行缓慢冷却(一般经空气冷却以及冷却喷淋冷却)凝固成铅块(锭),完成凝固作业。在高温铅液由液态慢慢凝固过程中,将一“U”钢筋钩子插入铅液中,当铅液凝固为固态后,用吊车钩头提住“U”钢筋钩子连同铅块一起抽出,完成脱模作业。
但在实际操作中,铸铅模内壁表面不够光滑,微观上坑坑洼洼,起伏不平,铅液在凝固过程中,填充进入坑洼处,当凝固成固态后,铅块外表面与铸铅模内表面咬合,致使脱模困难。此时,操作工将铸铅模和铅块一起吊起,然后在一定水平面来回快速移动,撞向磕包装置,利用惯性进行冲击脱模。这种脱模方式虽能使得铅块顺利抽出,但铸铅模在撞向磕包装置时,会将铸铅模耳轴撞断,耳轴一旦损坏,该铸铅模就整体报废(在吊运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既能提高耳轴的强度和刚度,又能确保耳轴和耳轴座可靠连接的耳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液浇铸用的铸铅模具耳轴,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外围侧上部均匀布设有耳轴座2,耳轴座2上设有耳轴3,耳轴3远离耳轴座2一端的下方设有圆弧槽31,耳轴3另一端与耳轴座2紧密连接。
优选的,耳轴3与耳轴座2连接的一端处设有多个环形槽32,环形槽32与耳轴座2相互嵌入、啮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在耳轴下方处设有圆弧槽的方法,避免了现有的阶梯轴圆环槽结构,在同等直径处,圆弧槽截面处的截面积要大于阶梯轴圆环槽处的截面积,也就增加了该处的强度和刚度,即整体提高了耳轴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吊具可以有效的卡入槽内。
(2)耳轴轴端还起到限制吊具脱落作用,在吊运过程中安全可靠。
(3)耳轴的一端与耳轴座的连接处车有若干小环形槽,在铸造过程中,使得模腔耳轴座与耳轴小环形槽相互嵌入、啮合,起到轴向限位作用,确保了耳轴和耳轴座可靠连接,进一步提高耳轴与模腔的连接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耳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模具本体、2. 耳轴座、3.耳轴、31.圆弧槽、3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铅液浇铸用的铸铅模具耳轴,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外围侧上部均匀布设有耳轴座2,耳轴座2上设有耳轴3,耳轴3远离耳轴座2一端的下方设有圆弧槽31,耳轴3另一端与耳轴座2紧密连接。
如图4所示,耳轴3与耳轴座2连接的一端处设有多个环形槽32,环形槽32与耳轴座2相互嵌入、啮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现有的阶梯状的耳轴3更换为在耳轴3处下方设有圆弧槽31,与耳轴座2连接的一端处设有多个环形槽32的耳轴后,首先,耳轴3下方处设有圆弧槽31的方法,代替了现有的阶梯轴圆环槽结构。在同等直径处,圆弧槽31截面处的截面积要大于阶梯轴圆环槽处的截面积,也就增加了该处的强度和刚度,即整体提高了耳轴3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吊具可以有效的卡入槽内,其次,耳轴3轴端还起到限制吊具脱落作用,在吊运过程中安全可靠,再次,耳轴3一端与耳轴座2的连接处车有若干小环形槽32,在铸造过程中,使得模腔耳轴座2与环形槽32相互嵌入、啮合,起到轴向限位作用,确保了耳轴3和耳轴座2可靠连接,进一步提高耳轴3与模腔的连接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用流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金属模具顶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