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刀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070.9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周强;战松涛;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水木天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得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1 | 代理人: | 袁伟东;崔建丽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杆 刀头端部 超声刀刀头 刀身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结构 角度弯曲 切割部位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刀刀头,包括刀头端部、刀杆和刀身,所述刀杆的一端和所述刀头端部连接,所述刀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刀身连接,其中,所述刀头端部包括切割部和连接部,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刀头端部的前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杆连接,所述连接部呈圆柱形结构并且相对于刀杆向一侧以一定角度弯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刀刀头。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呈现多样化趋势,相应地,实施手术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骨科病情采用不同形状的手术刀头对患处进行切割、磨削、刮疗、夹持等操作。在外科手术中,经常使用超声刀对软组织、硬组织以及类人体组织进行打孔操作。目前的超声骨刀的打磨用刀头是一种匙形或球形刀头,但是目前这类刀头多是以直杆形为主,有一些颈椎前路手术例如内侧的骨赘去除,骨化韧带去除等手术中,这种直形的刀头多半无法胜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声刀刀头,包括刀头端部、刀杆和刀身,所述刀杆的一端和所述刀头端部连接,所述刀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刀身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刀头端部包括切割部和连接部,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刀头端部的前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杆连接,呈圆柱形结构并且相对于刀杆向一侧以一定角度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刀头端部的切割部呈刮匙形。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头端部边缘向上,底面为光滑圆弧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头端部的切割部的上侧开设有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头端部的切割部呈耙形。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头端部的切割部呈滚花状。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杆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一直延伸到所述刀头端部的前端,在所述刀头端部的圆柱形结构侧面或切割部侧面或最前端开有注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杆和所述刀头端部之间、所述刀杆和所述刀身之间通过斜面或圆弧面平滑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身另一端通过超声换能器与特定的超声主机连接,所述刀身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为内嵌式连接螺纹或外嵌式连接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刀刀头中,优选为,所述刀身上还设置有夹持面。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该超声刀刀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超声刀刀头能够将超声换能器所产生的能量全部汇聚于刀前端部分,使刀具的刀前端部分具有最强的能量输出,达到最强的工作效果。
(2)由于刀杆向一侧以一定角度弯曲,因此在一些颈椎前路手术中,能够方便地将内侧的骨赘或骨化韧带去除,增加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采用向上的耙形结构磨除骨化部分,由于耙状头端的接触面积小但是在接触面上磨除的力比较大,因此适合于对骨化较为严重的部位进行操作。
(4)采用滚花结构的刀头端部进行磨除,接触面积更大更加平整,从而更能够进行大面积的磨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刀刀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刀刀头的主视图;
图3为示出了中空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刀刀头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水木天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水木天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钻激光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下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