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交流27.5kV乙丙橡胶绝缘尼龙组合护套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288.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卿;邵健强;沈菊;李熙光;王立天;叶超荣;段然;芮学宝;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82;H01B7/04;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50 天津市武清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 交流 27.5 kv 乙丙橡胶 绝缘 尼龙 组合 护套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单相交流 27.5kV乙丙橡胶绝缘尼龙组合护套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网纵横交错,途径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在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大量采用有电气化铁路专用27.5kV单相交流电力电缆,用于铁路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的供电。目前采用的27.5kV专用电缆为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外护套电缆。其性能结构比较稳定,生产工艺成熟,已经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广泛采用。
随着我国铁路不断发展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部分工程中恶劣的电缆敷设环境对电缆的性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缆已不能完全适应铁路建设的需要。目前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我国电气化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负荷电流大,由于电力机车运行的负荷波动性强,经常出现冲击性负荷和频繁过载情况,特别是当电缆敷设于潮湿环境中时,经常性的大电流冲击性负荷对电缆主绝缘的可靠性、耐老化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满足现场稳定运行。目前采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在大电流频繁过载的冲击性负荷情况下,特别是电缆受潮或进水情况下,容易出现绝缘加速老化或绝缘击穿问题;②由于部分铁路工程的现场环境恶劣,电缆现场敷设施工条件较差,敷设过程中时有外护套被破坏、损伤的情况发生,即使修复也难免有遗漏或某些部位因位于管道之中无法进行修复,为今后运行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白蚁活动猖獗、鼠患严重,造成外护套的损伤。电缆外护套受损,其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在较高的金属内护层感应电压下外护套被击穿,从而导致金属内护层多点接地,产生较大的环流,进一步影响到电缆导体的载流能力,促使电缆过热。外护套破损导致水分进入,引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中逐渐产生水树,使绝缘性能下降,严重者将引起电缆的主绝缘击穿事故,导致供电中断,严重影响铁路的运营生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条件,通过充分研究论证,采用新型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提出一种新型电气化铁路专用交流27.5kV乙丙橡胶绝缘尼龙护套电缆,可有效改善和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单相交流27.5kV乙丙橡胶绝缘尼龙组合护套电缆,包括导体屏蔽层1、金属屏蔽层3、内衬层5、扁铝丝铠装层6、乙丙橡胶绝缘8和聚乙烯尼龙组合外护套9,电缆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所述导体屏蔽层1、乙丙橡胶绝缘8、金属屏蔽层3、内衬层5、扁铝丝铠装层6、聚乙烯尼龙组合外护套9,所述聚乙烯尼龙组合外护套9的内侧为聚乙烯材料,外侧为尼龙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屏蔽层3的材质采用满足牵引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截面的铜丝和疏绕的铜带,铜带厚度0.1-0.2mm。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层5的工艺为绕包或挤包,所述内衬层的材质采用阻燃的无纺布带,厚度0.2-0.35mm。
进一步的,所述扁铝丝铠装层6的厚度是0.7-0.9mm。
进一步的,所述乙丙橡胶绝缘8的厚度为10-12mm。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尼龙组合外护套9的厚度是2.5-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乙丙橡胶(EPR),材料各项性能指标优异。特别适合于各种环境下,耐冲击、频繁过载的电气化铁路上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乙烯和尼龙的组合外护套层,机械性能优异。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乙烯和尼龙的组合外护套层,尼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抗张强度可达聚氯乙烯(PVC)的5倍以上,而且柔软性能好;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具有较高的硬度,邵氏D 不低于70,对白蚁的噬咬、老鼠的啃噬具有很好的抵抗能力;耐热性好,过载能力强,高温下无明显的变形现象;耐日光老化性能好,可长期经受紫外线照射。采用聚乙烯和尼龙组合外护套可以使电缆外护套机械性能大大加强,最大程度的保护外护套的完整性,防止由于外护套破损导致的电缆内部受潮引发的电缆绝缘击穿故障,大大提高了电缆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屏蔽型多芯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细钢丝铠装合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