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214.9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波;单梅;王凡;叶惠;赵永顺;陈才胜;冯国栋;雷静;王晓千;陈正军;张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净美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修复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的治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对于污水的处理很多都采用化学方法,如使用工业絮凝剂进行絮凝等,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高,而且大量使用的化学处理剂会给水体带来二次污染。目前,人们已采用生物技术方法来治理环境,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采用生物技术进行治理,实行生态修复是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
目前用于处理污水的生物净化剂类产品逐渐增多,但是同时也十分需要有一套效果良好的污水处理装置或系统来配合生物净化剂类产品的使用,但是,目前在进行水体修复净化的过程中,由于污水在排放的过程中水体流速水流速度过快而无法实施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或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易流失、有效期短、效果不稳定等缺陷,产品功能的充分发挥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该装置不受水体流速的影响,同时将生物技术、微生物强化技术、物理技术等多种污水处理技术有机高效的组合在一起,协同分解受污染的水体,因而可在短时间内能有效的处理受污染的水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包括混合缓冲区和水体净化区,污水从混合缓冲区进入到水体净化区排出;所述混合缓冲区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混合缓冲区的上方安装有离心式水泵,所述离心式水泵将混合缓冲区内的水体抽入;所述水体净化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水体收集区、活性炭过滤网、生物净化层、水体储存区和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生物循环过滤器,所述生物循环过滤器一端与所述水体储存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体收集区相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修复净化装置包括混合缓冲区和水体净化区,污水从混合缓冲区进入到水体净化区排出,这样,从污水管道排出的污水就会先经过混合缓冲区进行缓冲,使得水体的流速减缓,然后将污水抽入水体净化区,在水体净化区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水体收集区、活性炭过滤网、生物净化层、水体储存区和循环系统,上述结构将生物技术、微生物强化技术、物理技术等多种污水处理技术有机高效的组合在一起,协同分解受污染的水体,因而可在短时间内能有效的处理受污染的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合缓冲区包括污水收集区和污水处理区,污水收集区和污水处理区之间设置有漂浮物过滤网,采用此种结构后,可以将混合缓冲区内的污水进行初级过滤,将水体中的漂浮物和大颗粒的杂质先行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污水收集区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污水收集区的底部设有废物放空口,污水处理区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离心式水泵的管体相连通,采用此种结构后,将水体中的漂浮物和大颗粒的杂质从废物放空口排出,离心式水泵与污水处理区相连接也防止污水收集区内的漂浮物和大颗粒的杂质进入离心式水泵内堵塞泵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体收集区的底部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设置在活性炭过滤网的正上方,布水器上的布水线路沿径向均匀分布,采用此种结构后,从混合缓冲区内抽出的污水会沿着布水器的布水线路均匀洒落在活性炭过滤网上,使得活性炭能够有力均匀地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粒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生物净化层包括生态基和生物净化填料组成的生物床,所述生态基位于生物净化填料的上方,在所述生态基的上方设有曝气系统,采用此种结构后,水进入生物净化系统后与生物净化填料充分混合,通过曝气系统的曝气分解化学需氧量和氮磷等有机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水体储存区的上部设置多孔固定板,所述多孔固定板上固定纤维滤布,水体通过多孔固定板上的多孔进入纤维滤布中,采用此种结构后,多孔固定板用于固定纤维滤布,净化后的水体通过多孔固定板的多孔进入纤维滤布中,之前未过滤彻底的颗粒性杂质或其他系统带出的杂质在这里被一并去除,起到了二次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体修复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混合缓冲区,1.1、污水收集区,1.2、污水处理区,1.3、漂浮物过滤网,1.4、进水口,1.5、废物放空口,1.6、出水口,2、水体净化区,2.1、水体收集区,2.2、布水器,2.3、活性炭过滤网,2.4、生物净化层,2.41、生态基,2.42、生物净化填料,2.5、水体储存区,2.6、生物循环过滤器,2.7、多孔固定板,2.8、曝气系统,3、离心式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净美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净美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湖泊水体原位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