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灯具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164.4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熊杰;白俊武;李志伟;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5/01;F21V23/00;F21V17/10;F21V17/12;F21V17/16;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灯具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灯具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贫乏,基础能源的投资成本日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太阳能照明产品就是其中的一种。太阳能照明产品,由于不需要使用市电,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能源,还能应用于多种场合作为装饰灯具,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然而,目前的太阳能灯具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太阳能蓄电池、控制器分别安装,不仅结构复杂、步骤繁琐,成本高,而且生产过程测试、老化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测试与老化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测试与老化的太阳能灯具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配合形成用以安装蓄电池及控制器的容置空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开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为凸型结构,其中,
所述凸型结构的上壳体的前端与所述凸型结构的下壳体的前端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容置空腔;
所述凸型结构的上壳体的后端与所述凸型结构的下壳体的后端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蓄电池的第二容置空腔;
所述第一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的前端设置有用以分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的隔离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隔离板相配合,用于固定所述控制器的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穿线孔为两个,所述两个穿线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器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器的第一安装位;所述上壳体的后端的顶面设置有和外部零部件形状结构相配合,用于安装所述外部零部件的第二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丝连接或焊接或卡扣连接中的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耳相对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螺丝连接,以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条,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下壳体固定于外界固定装置的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太阳能灯具一体化装置,通过将蓄电池和控制器组合在一起,不仅简化了安装结构,而且方便操作,便于测试与老化,而且减少了两个部件之间的连线线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的太阳能灯具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的太阳能灯具一体化装置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上壳体-10;
安装耳-101;
第一安装位-102;
第二安装位-103;
下壳体-20;
第一容置空腔-201;
第二容置空腔-202;
安装座-203;
固定座-204;
隔离板-205;
固定柱-206;
穿线孔-207。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