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680.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新;丁颖哲;周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4G大规模商用,LTE网络正在经历从广覆盖向深度覆盖,从轻载网向重载网的重大转变,网络结构和运维日趋复杂,面临着流量爆炸式增长、深度覆盖、高频组网穿墙损耗以及选址和施工困难等一系列挑战,对基站灵活部署和简易维护的需求愈发迫切,而现有技术中的基站均存在体积大、功耗高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基站体积较大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站体积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天线部10、射频部20和数字部30;所述天线部10;所述射频部20,与所述天线部10连接,用于处理射频信号;所述数字部30,与所述射频部20连接,用于处理数字信号;所述天线部10、所述射频部20和所述数字部30设置为扇出模块。
可选地,所述射频部20包括:双工器202、耦合器204、功率放大器PA206和模数转换器AD208,其中,所述双工器202与所述天线部10连接,所述耦合器204与所述双工器202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PA206与所述耦合器204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AD208与所述双工器202、所述耦合器204、所述功率放大器PA206和所述数字部30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存储部40,与所述数字部30连接,所述存储部40用于信号的存储。
可选地,所述存储部40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402、闪存Flash404。
可选地,所述基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网口50、通用串行总线60、测试接口70、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80,其中,所述网口50与所述数字部30连接,所述通用串行总线60与所述数字部30连接,所述测试接口70与所述数字部30连接,和/或,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80与所述数字部30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站包括:时序部90,其中,所述时序部90与所述GPS模块80和所述模数转换器AD208连接,所述时序部90用于为所述GPS模块80和所述模数转换器AD208提供时钟信号。
可选地,所述基站包括:屏蔽罩100,其中,所述射频部20设置于所述屏蔽罩100内。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基壳凸台110,其中,所述屏蔽罩100固定在所述基壳凸台110上。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线路板120,其中,所述射频部20的链路的走线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20的表层。
可选地,所述线路板120设置为8层线路板。
通过本实用新型,基站包括天线部10、射频部20和数字部30;天线部10;射频部20,与天线部10连接,用于处理射频信号;数字部30,与射频部20连接,用于处理数字信号;天线部10、射频部20和数字部30设置为扇出模块,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将基站中的部件按照功能分为天线部10、射频部20和数字部30,并对上述各部分设置为扇出模块,使各部分在实现各自功能的同时可以设计为最小模块,因此,减小了基站的体积,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站体积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三;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四;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五;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六;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站的结构框图七;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一种ELFCELL便携式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一种ELFCELL便携式基站的射频部分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票据识别的自动化测试及评价方法
- 下一篇:碳纤维发热连接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