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243.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号强;张小龙;马存智;席岩;张占森;郑立国;钟磊;李善锦;石兴波;许莉;马玉玺;梁菊萍;马晓龙;马永超;吴东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号强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H02B1/28;H02B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6099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防潮 减振式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柜,具体是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现有的配电柜中,为避免外界灰尘杂质进入过多以及避免雨水进入,开孔相对较少,这样通风效果相对较差,内部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设备运行;现有技术中,配电柜内部因外界环境问题容易有少量积水或内部空气湿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容易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配电柜使用中,如果外界振动过大,容易造成设备中零部件松动,这样影响设备运行,同时不利于设备的安全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正面左壁连接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背面中部连接设置有标签夹,所述壳体中水平设置有安置板,所述壳体两侧中部位于两组所述安置板之间对称设置有换气百叶,所述换气百叶内侧位于所述壳体内壁焊接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连接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支架下方的所述安置板上端连接设置有干燥盒,所述壳体侧壁与所述干燥盒贴合处镶嵌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壳体上端连接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壳体下端中部贯穿设置有换气孔,所述壳体下端左侧贯穿设置有接线孔,所述壳体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减振支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门通过连接合页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柜门和所述壳体正面尺寸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置板分别安置在所述壳体内上部和下部,所述安置板将所述壳体分为三部分空间,所述安置板表面均匀贯穿有多组通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扇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换气扇的作用方向面对所述换气百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盒为透明玻璃器皿且所述干燥盒中填充有氧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粉末颗粒,所述干燥盒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孔由多组细孔组成,所述换气孔上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壁覆盖有滤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振支座由两端连接橡胶垫片的支撑杆配合外围的减振弹簧组成,所述减振支座上端铆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中,设备启动产生高温,启动换气扇7能够将壳体1内的高温空气通过换气百叶5排出,气体通过换气孔11进入壳体1中进行循环,换气孔11能够隔绝颗粒状杂质和灰尘,进入的空气相对洁净,保证了装置内的清洁性,通过空气循环也能够有效带设备产生的热量,保证装置的稳定安全;采用减振型的支座,能够有效减少振动的影响,维持装置的稳定性;增加了干燥盒8,利用干燥盒8中的填充能够维持壳体1内的干燥,避免因过度潮湿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设备寿命,避免发生锈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中安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通风防潮的减振式配电柜中减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柜门,3-标签夹,4-安置板,5-换气百叶,6-支架,7-换气扇,8-干燥盒,9-观察窗,10-隔热板,11-换气孔,12-接线孔,13-减振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号强,未经李号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