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古筝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218.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颖超;戚麟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G10D3/04;G10G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古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古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古筝。
背景技术
在制作古筝的过程中,常采用不同的木质材料,为提高古筝的质量会选用红木等名贵木材,而使用名贵木材制作的古筝,常会因为环境的潮湿发生霉变导致古筝的损坏,并且在南方,由于梅雨季节的来临,古筝更难保存,保持干燥环境成为一个困难的问题,因此现有防止古筝霉变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霉变,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的新型古筝。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古筝,包括古筝本体,琴弦,琴码,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第一通风装置沿古筝本体的厚度方向竖直设置在琴体内部,所述的第一通风装置包括风向仪,风向仪的轴心位置的下方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底座,该底座为管状结构,底座的中段固定隔挡板,隔挡板下端面还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隔挡板的下端面设有光滑玻璃层,琴头和琴尾的面板上固定设有凸块,该凸块滑动套接于底座下部,凸块中心位置设有供第二支撑杆通过的圆孔,该凸块的上端面设有与隔挡板下端面相应的光滑玻璃层,第二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风扇,形成风向仪带动第一风扇同步转动的结构,所述的古筝本体外侧壁还设有数个第二通风装置,该第二通风装置为第二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一端与风向仪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齿轮,底座侧壁的上部设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槽,形成第一支撑杆与底座配合的插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琴码前端面和后端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琴码的上端面沿与古筝本体面板平行的方向切割成水平面,该水平面中部设有供琴弦放置的凹槽,琴码底部沿其厚度方向设有开口,形成支撑琴码的两支撑足。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古筝本体的前梁相邻的琴码为起始琴码,起始琴码与前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块,该第一连接块与起始琴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的长度为14cm,第一连接块的下端面与古筝本体的面板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古筝本体的后梁相邻的琴码为终止琴码,终止琴码与后梁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块,该第二连接块与终止琴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的长度为37cm,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与古筝本体的面板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琴码为数个,数个琴码一侧的支撑足通过毛毡布固定连接,数个琴码的另一侧的支撑足通过毛毡布固定连接,所述的琴码固定位置与琴弦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古筝本体的底板设有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向标的转动带动风扇的转动,加快古筝本体内空气的流动,无需为风扇提供动力,更好的运用外界空气的流动,带动古筝本体内部的流动,还在古筝的面板上设置多个风扇,增加其古筝本体内空气流通,另外,还将琴码之间的位置以及琴码到前梁和后梁之间的距离固定,无需每次一一摆放,节省摆放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第一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琴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周口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