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击实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052.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5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何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宁曦土壤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击实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击实仪。
背景技术
击实仪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市政等填筑工程施工中稳定土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的测定,借以确定稳定土的压实性能,作为工地土基压实控制的依据。
目前,公告号为2054837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击实仪,在机身底部设置有机座,机座上面放置有击实筒;上部设有楔形块的导向杆固定在机身上,带有凸耳的击实锤套在导向杆上并位于击实筒上方,而且击实锤可以沿着导向杆上下滑动;传动装置设置于机身内部,包括固定于机身上且呈上下分布的上齿轮和下齿轮,其中下齿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作为驱动齿轮,上齿轮和下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有齿条传动带,齿条传动带上用扭簧铰接有搭板。
这种电动击实仪的搭板通过扭簧铰接,虽然能够提升击实锤到达指定高度,在需要下压的时候,通过扭簧变形使击实锤下落,但是扭簧需要承担整个击实锤的重量,久而久之,扭簧的弹力下降,导致提升到中途位置变掉落,严重时,则不能抬升击实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击实仪,其具有联动时不易脱离、传动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动击实仪,包括机身和机座,机座上设有击实筒,机身上设有朝向击实筒一侧往复运动的击实锤,所述机身内部还设有联动击实锤升降的传动组件和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和联动两者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固定有搭板,所述击实锤上转动连接有与搭板搭接或脱离的限位件和推动限位件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可以推动限位件转动,转动的过程中使限位件与搭板产生搭扣或脱离,搭扣时通过搭板将联动击实锤上升,脱离时让击实锤自然下落,将击实筒内的土壤压实并测量数据,这种联动方式较为稳定,不易脱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包括朝向搭板一侧的第一钩体、转动连接至击实锤上的连接部,第一钩体通过连接部的转动与搭板搭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可以转动,带动第一钩体转动后与搭板相互限位搭扣,也可以转动脱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搭板上设有与第一钩体相互扣合的第二钩体,第二钩体斜向朝上,第一钩体斜向朝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上的第二钩体的设置位置便于与第一钩体的钩部在上升时搭扣,结构较为合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作用至限位件上,所述驱动件为线性气缸,线性气缸的尾端铰接至击实锤上,气缸的输出轴铰接至顶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性气缸响应快,推出速度保证限位件快速转动,使拨动板与搭板的快速搭接与分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固定至连接部上的顶杆,第一钩体朝向搭板一侧设置且转动抵触至搭板上,顶杆背对第一钩体一侧,连接部位于顶杆和第一钩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连接部和第一钩体相互形成杠杆,实现顶杆和第二顶杆两者正反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杆至连接部的长度大于第一钩体至连接部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两侧的顶杆和第一钩体为杠杆中的两个力臂,第一钩体较短,驱动件作用至顶杆上的力可以相对减小,减轻驱动件负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动击实仪避免了丢锤和锤提不上去的现象。可供交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工程施工单位、试验室和现场做试验。从而可准确绘制出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容重)关系间的曲线来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电动击实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功能电动击实仪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机身;2、机座;3、击实筒;4、导轨;5、击实锤;6、传动组件;61、主动轮;62、被动轮;63、传动带;7、第一驱动装置;8、减速机;9、搭板;91、第二钩体;10、限位件;101、顶杆;102、连接部;103、第一钩体;11、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电动击实仪,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和机座2,机座2上设有击实筒3,机身1上设有竖直的导轨4,导轨4指向击实筒3方向,击实锤5滑移连接至导轨4上朝向击实筒3一侧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宁曦土壤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宁曦土壤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