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7176.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华福洲;王羲凤;魏根;肖凡;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5/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330006***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鼻 气囊 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透气材料层 主体材料层 安全气囊 连接螺纹 实时监测 智能调控 过滤装置 接口装置 紧急措施 紧密粘贴 可旋转的 粘合材料 直接相通 侧孔 放气 耗材 充气 医师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包括:透气材料层;所述透气材料层采用不易撕脱的粘合材料和气囊紧密粘贴起来;气囊通过接口装置进行充气和放气;主体材料层中设置了上下两个通道可以通过侧孔与气囊和人工鼻连接螺纹管直接相通;人工鼻连接螺纹管与主体材料层采取可旋转的紧密结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师及时发现患者的突发情况,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在人工鼻上安装实时监测人工鼻中过滤装置中的耗材的湿度的模块,以方便实时监测其湿度,以判断其损耗程度,避免出现其失效仍在使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通气呼吸管路中,人工鼻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连接于气管导管及Y形呼吸管路之间,模拟人体解剖气道对气体的湿化、加温及过滤细菌作用,减少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目前,市场上的人工鼻外部材料为硬质塑料,重量为25g,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水分附着重量渐增,人工鼻的下部边缘作为呼管路中的最低点,一方面机械通气过程中易压致患者面部皮肤红、肿,全身麻醉术中铺无菌巾覆盖头面部而不易察觉,随着时间的累积可能更甚者出现皮肤破溃,另一方面易弯折气管导管致气管导管成角,增加气道阻力,造成机械通气失败带来低氧血症,造成安全事故。另外,人工鼻是连接螺纹管和气管导管的部分,其存在脱落的情况。如果其术中脱落,传统的人工鼻不能给出有效的警告,并且其使用中其过滤材料使用情况不能有很好的了解和监测。容易发生,人工鼻过滤作用失效仍在使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术中人工鼻与螺纹管脱落情况,不能给出有效的警告;术后送苏醒室时,无法客观的监测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呼吸频率等参数;容易导致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术中人工鼻与螺纹管脱落情况,不能给出有效的警告;术后送苏醒室时,无法客观的监测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呼吸频率等参数;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所述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包括:
透气材料层;
所述透气材料层采用不易撕脱的粘合材料和气囊紧密粘贴起来;
气囊通过接口装置进行充气和放气;
主体材料层中设置了上下两个通道可以通过侧孔与气囊和人工鼻连接螺纹管直接相通;
人工鼻连接螺纹管与主体材料层采取可旋转的紧密结合。
进一步,所述人工鼻连接螺纹管的壁孔与主体材料上的管道相通。
进一步,连接螺纹管部分管壁侧孔有上下两个。
进一步,所述连接螺纹管部分管壁设置有四个壁孔。
进一步,所述智能调控人工鼻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包括:单个模块主体结构;
所述单个模块主体结构通过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管路通道上;
所述单个模块主体结构设置有检测通道和管路通道;
显示在各自的显示屏上,并且有电源开关;
且单个模块主体结构通过连接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连接固定装置上安装有按钮。
进一步,所述管路通道管壁上设置有单向活瓣插入管路通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7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药剂吸入器
- 下一篇:一种带双接头与减压阀的氧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