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6519.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2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金属技术(佛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5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转向 螺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压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型号的汽车转向节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在其螺杆孔中压入螺杆,一般进行螺杆压入时,工进与保压两个步骤采用的是同样的压力,且限于供气系统的供压能力,工作时间较长,且保压时容易受车间供气压力波动的影响而导致螺杆压入后出现间隙,产生不良品。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该装置保压压力较大且稳定,螺杆压入质量稳定,且节省工作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包括机架,以活塞杆竖直朝下的方式设置于机架顶板上的气缸,设置在气缸进气管道上的三通电磁阀,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压杆,设置于压杆正下方、用于支撑汽车转向节的顶块, 设置于顶块后方用于固定汽车转向节的夹具,以及控制器;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外部供气管道,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串联连接一个电磁增压阀后与第二出气口并联连接至所述气缸的进气口;所述顶块上开设有供被压螺杆通过的通孔;所述三通电磁阀、电磁增压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其中,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压杆板,所述压杆可拆卸地安装在压杆板下表面;所述机架顶板位于气缸两侧的位置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的下端与压杆板连接。
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其中,所述夹具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台板上的导向块,以及设置于导向块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一体设置有一个插杆,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形状与插杆相适应的导向孔,该插杆插接于该导向孔中;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
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其中,所述压杆上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向后伸展的限位条,所述定位板上缘与限位条对应的位置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垫块。
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其中,所述限位条的后端自上往下地设置有一个静触头,静触头的下端凸出限位条下表面;所述垫块上开设有形状及位置与静触头下端相适应的弹簧安装孔,该弹簧安装孔中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的上端伸出弹簧安装孔;所述静触头、弹簧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其中,所述机架的台板的前缘开设有往后延伸的“U”形开口,所述顶块下端的两侧设置有与该开口两侧相适应第一滑槽,顶块通过第一滑槽可滑动地设置在开口上;该顶块通过若干第一锁紧螺栓固定。
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其中,所述机架上端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沿前后延伸的导轨,导轨上开设有沿前后延伸的导槽,所述顶板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导槽上并通过若干第二锁紧螺栓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包括机架,以活塞杆竖直朝下的方式设置于机架顶板上的气缸,设置在气缸进气管道上的三通电磁阀,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压杆,设置于压杆正下方、用于支撑汽车转向节的顶块, 设置于顶块后方用于固定汽车转向节的夹具,以及控制器;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连接一个电磁增压阀后与第二出气口并联至气缸的进气口,保压时使用电磁增压阀进行增压、稳压。该装置保压压力较大且稳定,螺杆压入质量稳定,且节省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中,夹具、顶块、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中,机架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中,限位条与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螺杆压入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金属技术(佛山)有限公司,未经本田金属技术(佛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6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五金弹片气动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绳扣自动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