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508.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祝根红;祝学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凌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12 | 分类号: | B65B3/12;B65B5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灌装 封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灌装封尾设备由于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质量很差且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铝管在出口位置因挤压而卡住,导致分度盘管座内无铝管,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难以满足市场和车间操作的需要。
此外,目前胶水灌装封尾机是一种对筒状金属软管或者塑料复合软管灌装胶液并进行封尾的智能高端装备,为单管单向式下料方式,其包括上管机构、压管机构、管链输送机构、对标机构、灌装泵构、封尾机构、出管机构及微电脑控制机构等,依次完成软管的下料、压管、输送、对标、灌装、封尾、出管等工序,其中管链输送机构由于结构复杂,导致金属管体输送不顺畅,容易使得金属管体倾斜,影响胶液的加注,再者,管链输送机构上加注好的金属管体是一管以上的,因此封尾机构的气缸要设置一个以上,对应管体进行封尾,同时气缸直接装在排坊的顶部,占用空间较大,定位不方便、封尾效果不理想,而导致机械自动化程度低。
因此,综上所述,现有的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存在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和灌装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和灌装效率高的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底座焊接固定,所述底座具体由设置在左侧的伺服电机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履带构成,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一侧与伺服电机皮带连接,所述齿轮轴与履带相啮合,所述履带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支撑架呈T字形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左端设置有灌装泵,所述灌装泵与支撑架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右端设置液压油缸和铰接座,所述液压油缸与支撑架卡持固定,所述铰接座的上端部分与支撑架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履带由一块以上的钢板活动连接构成,所述钢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半圆槽,通过两块钢板上的半圆槽相拼,有利于履带能够夹紧金属软管,方便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辊的两端与底座相固定,能够支撑履带,方便履带传送。
作为优选,所述灌装泵的上端连接有输料软管,所述灌装泵的下端设置有灌装管体,通过灌装管体对金属管体进行注射胶液。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油缸的下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设置有半圆凸块,通过套环控制铰接座运动对金属管体进行挤压封尾。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座位于套环内,所述铰接座的下端设置有封尾夹板,所述封尾夹板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槽,通过半圆凸块与封尾夹板上的弧形槽相嵌合,然后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活动,能够快速对金属软管进行封尾。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底座上的履带由一块以上的钢板相互链接组成,并且钢板的两端设置有半圆槽,通过两块钢板之间的半圆槽配合夹紧金属管体,然后经过加注胶液和封尾后,在转折处,两块钢板之间的半圆槽松开,使得封尾后的金属软管能够自动卸除,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其简单的结构能够降防止履带出现卡管的现象,同时由于铰接座上的封尾夹板通过一个液压油缸的控制,能够节约支架的空间,同时能够驱动封尾夹板对金属壳体进行封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的履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铝管灌装封尾机的液压油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凌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凌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结构体、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导电结构体的电极
- 下一篇:多层铝钎焊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