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制品除杂传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593.9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0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崔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御百坊豆类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02 | 分类号: | A23N12/02;B07B9/00;B07B1/28;B03B5/62;B07B4/0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制品 传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制品除杂传送槽。
背景技术
在豆制品食品加工领域,豆制品加工企业都要进行大豆的浸泡清洗和除杂等工序,大致包括需要以下几个工序:1)通过清洗槽浸泡清洗,除去泥沙;2) 然后通过输送管路传送到电动筛进行沥水筛选,除去大豆中混入的沙石、豆荚等杂质;3)筛选完成后进行储存,然后研磨,制成豆浆、豆腐等食用品。
但是现有技术中,清洗浸泡只能除去泥沙、电动筛沥水筛选除去比大豆体积小的杂质,而大豆中含有的较大的石子颗粒等,很难通过浸泡、电动筛滤除,从而影响豆制品的质量及口感,亟待提出一种设置在清洗槽和电动筛之间的装置,以除去大豆中较大的石子等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豆制品除杂传送槽,根据浸泡后的大豆可以漂浮在水上面而石子等杂质下沉的特质进行设计,有效将大豆中较大的石子颗粒除去,除杂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豆制品除杂传送槽,设置在清洗槽及电动筛之间,所述传送槽的一端设置在电动筛的上方,所述传送槽包括支架,以及倾斜设置在支架上的除杂沟槽;在除杂沟槽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集石凹槽;所述集石凹槽的截面为梯形,且集石凹槽底部的面积小于其顶部开口的面积,在集石凹槽的底部还设有排石口;所述传送槽设置在电动筛上方的一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设有滤网,以滤除轻质杂质,所述下料口的上游还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上设有沥水网筛,所述出水槽通过管路连接至清洗槽,实现泡豆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浸泡后的大豆与泡豆水在除杂沟槽中传输,石子等杂质沉入集石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槽上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出风口正对滤网设置,用以将大豆上的杂草、污物等吹落掉,同时也起到沥水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架上,出水槽的正上方还设有高压喷水装置,对大豆进一步清洗,除去附着的杂质等。
进一步的,所述除杂沟槽的倾斜角度为5°-15°,在重力作用及水流的作用下将大豆传送至电动筛,节约动力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槽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材质制作,提高食品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排石管出口处设有网布袋,以收集石子杂质,所述网布袋外侧还设有旋拧端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传送槽在输送大豆的过程中,通过倾斜设置的集石凹槽将沉于水中的杂质分级去除,且结合力学及重力分析,将集石凹槽的截面设计为梯形,并在集石凹槽的底部设置排石口,提高石子滤除效果,且方便将石子取出;在传送槽的一端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上还设有滤网,以滤除杂草等轻质杂质,所述传送槽的结构设计与电动筛结构形式互补,并且通过风机及高压喷水装置提高沥水及除杂效果,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传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风机及高压喷水装置的传送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集石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集石凹槽除去杂质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传送槽与振动筛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豆制品除杂传送槽,设置在清洗槽及电动筛之间,如图5所示,所述传送槽01的一端设置在电动筛02的上方,参考图1,所述传送槽01包括支架 1,以及倾斜设置在支架1上的除杂沟槽2;在除杂沟槽2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集石凹槽3,集石凹槽3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图1中仅仅以4个示意;如图3所示,所述集石凹槽3的截面为梯形,且集石凹槽 3底部的面积小于其顶部开口的面积,在集石凹槽3的底部还设有排石口31及排石管33;图1中,所述传送槽01设置在电动筛02上方的一端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设有滤网4,所述滤网的网孔较大,以滤除轻质杂质,所述下料口的上游还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上设有沥水网筛5,所述沥水网筛5的直径很小,小于大豆的直径,只是将水初步滤除,所述出水槽通过管路连接至清洗槽 (图中未示意),实现泡豆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浸泡后的大豆与泡豆水在除杂沟槽2中传输,石子等杂质沉入集石凹槽3中,打开排石管33底部的端盖32即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御百坊豆类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御百坊豆类制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淀粉加工用原料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切丝机刀片的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