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动车助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408.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嘉蔚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电动车 助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动车助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低碳环保政策以及躲避拥堵的交通,大多数人群上下班和短途出行都选用电动车作为出行工具,经常会出现电动车车胎被扎的情况电动车车胎被扎后,车辆会变得很沉,推动很十分费力,而附近不一定有修车点,使得车胎在没气后,车辆行进十分不便,并且骑车者在推行电动车到维修点的过程中也会非常的耗费体力,同时,在推行的过程中会使电动车的车胎产生进一步的磨损,造成更大的损失。目前市面常见的电动车助推器形状特殊,不便于携带,如果单独放在车筐里,又会大量占用车筐空间,且影响骑行者向车筐内放置其他物品,绑在脚踏板或座位后方,又不方便骑行,且容易丢失,因此人们经常不愿意选择随车携带,避免增加额外的出行负担,但是一旦电动车被扎带,又十分麻烦,车子推不动,束手无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动车助推装置,适应大多数电动车车型,能够方便的随车携带,不额外占用其他空间,并且方便取放,解决了车子扎带后的推行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动车助推装置,包括与电动车挡泥板相适应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车轮相适应的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板上靠近弧形板两端端部位置处均对称设有穿孔,所述弧形板的两端端部内侧壁上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平行于弧形板横截面的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穿孔相适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向外穿出通孔并向外穿过穿孔,所述支撑杆远离通孔的一端转动连接滚轮。
两个所述穿孔之间设有与通孔相适应的加强杆套,所述加强杆套穿过通孔,所述加强杆套内套设弹簧、支撑杆,所述加强杆套两端均设有与穿孔相适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阻止加强杆套脱离穿孔。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限位环,所述加强杆套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环相适应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限位环配合能阻止支撑杆向外移动脱离穿孔。
所述弧形板外侧壁上靠近滚轮处设有滚轮限位装置,所述滚轮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弧形板外侧壁上的U型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口朝向弧形板,所述限位槽内穿设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向上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能阻止限位板向下脱离限位槽,所述限位板向下远离滚轮的一端穿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阻挡板,所述阻挡板沿滑槽滑动能阻止限位板继续向下移动,所述阻挡板靠近端部处设有与限位板相适应的穿出孔,所述穿出孔与限位板配合能使限位板穿出阻挡板继续向下移动。
所述弧形板靠近端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转动连接与挡泥板相适应的搭钩。
所述弧形板外侧壁上靠近搭钩处设有双面魔术贴。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弧形板与电动车挡泥板相适应能够方便的将装置收纳到挡泥板上方,与车轮相适应的弧形加强筋的设置,加强弧形板的强度,避免电动车车轮放置到弧形板上造成弧形板压裂,平行于弧形板横截面的支撑杆的设置,为滚轮提供支撑轴,滚轮用以移动装置。能够适应大多数电动车车型,并能够方便的随车携带,不额外占用其他空间,并且方便取放,解决了车子扎带后的推行问题。
2、加强杆套的设置,进一步为支撑杆提供支撑力,提高装置牢固度。
3、定位块与限位环的配合设置,避免弧形板两侧支撑杆伸出的长度不同,造成滚轮受力不均匀,增大一侧磨损,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4、滚轮限位装置的设置,能够将滚轮向支撑块方向移动,减少整个装置的宽度,提高收纳时提高便利性。
5、搭钩的设置,用以帮助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挡泥板上,提高好感度。
6、双面魔术贴的设置,用以收纳搭钩,避免在使用装置移动电动车时,搭钩自然垂落与地面摩擦产生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B部分放大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槽与滑槽连接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嘉蔚,未经孙嘉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