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浇注挡渣浇口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376.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7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洪俊;李平;赵振华;贺大学;顾振宇;周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一汽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浇注 浇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浇注浇口杯,本实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浇注挡渣浇口杯。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铸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如何提高铸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业中,铸件夹渣缺陷是导致铸件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如何控制铁水中的一次渣(炉渣)进入型腔导致铸件不良一直是困扰行业的课题。目前行业的浇注挡渣工艺是工人用支架把草包、挡渣棉等挡在浇包的出水口进行挡渣,由于铁水压力及安全考虑,无法在浇注过程中做到有效挡渣及全程挡渣,就不可避免的导致铁水中的炉渣随铁水浇入到型腔,从而导致铸件出现夹渣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浇注过程中能做到有效的全程挡渣、减少铁水中炉渣进入型腔并降低铸件不良品率、废品率的铸造浇注挡渣浇口杯。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铸造浇注挡渣浇口杯,包括砂箱、浇口杯,在砂箱内安装有浇口杯,浇口杯的底面从左向右分别为浇注区底面、过渡底面与挡渣区底面,浇注区底面的右端部与过渡底面的左端部相连,过渡底面的右端部与挡渣区底面的左端部相连,浇注区底面低于挡渣区底面,过渡底面为斜面,在对应挡渣区底面左端部位置的浇口杯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固定有挡渣板,挡渣板的下沿和挡渣区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在浇注区底面上开设有耐火管安装孔。
在所述砂箱的后壁板的后表面和前壁板的前表面固定有吊轴。
所述挡渣板的下端部位于过渡底面的中部偏上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浇注过程中不仅能做到有效的全程挡渣、减少铁水中炉渣进入型腔,还能降低铸件不良品率与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铸造浇注挡渣浇口杯,包括砂箱1、浇口杯2,在砂箱1内安装有浇口杯2,浇口杯2的底面从左向右分别为浇注区底面2.1、过渡底面2.2与挡渣区底面2.3,浇注区底面2.1的右端部与过渡底面2.2的左端部相连,过渡底面2.2的右端部与挡渣区底面2.3的左端部相连,浇注区底面2.1低于挡渣区底面2.3,过渡底面2.2为斜面,在对应挡渣区底面2.3左端部位置的浇口杯2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固定有挡渣板3,挡渣板3的下沿和挡渣区底面2.3之间具有间隙,在浇注区底面2.1上开设有耐火管安装孔4。
在所述砂箱1的后壁板的后表面和前壁板的前表面固定有吊轴5。
所述挡渣板3的下端部位于过渡底面2.2的中部偏上位置。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铸造浇注挡渣浇口杯用耐火砖放置到砂型上,通过铁钉固定,形成铁水闸门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浇注过程中,铁水倒入挡渣区底面2.3对应区域内,挡渣区底面2.3对应区域的铁水中的渣由于浮力浮到上平面上,并由挡渣板3一直隔挡在挡渣区底面2.3对应区域内,而纯净的铁水通过挡渣板3的下端部与挡渣区底面2.3之间形成的闸门流到浇注区底面2.1并随之进入型腔,这样就降低了铸件不良品率与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一汽铸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一汽铸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