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221.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卜群;曹家平;王宝乾;潘仲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源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鞠明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C5馏分阳离子聚合反应可采用多种催化剂,主要有AlCl3、AlBr3、BF3、TiCl4、SnCl4等。为了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易碎的固体树脂,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AlCl3作为石油树脂阳离子聚合的催化剂。国内大部分树脂生产厂家采用氮气把AlCl3从催化剂中间罐压入反应釜中。在催化剂的装填过程中,AlCl3极易吸水产生盐酸气体,更换催化剂时放空的氮气中会带微量的盐酸气体。这部分含酸尾气遇水后会形成盐酸,对放空系统造成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尾气进口、缓冲罐、分水包、液位计一、气体分布管、液碱补加管线、尾气出口、吸收罐、填料、液位计二以及排水管线,所述缓冲罐上端的左侧位置安装有尾气进口,所述缓冲罐的下端与分水包装配在一起,所述液位计一安装在缓冲罐的下侧位置,所述缓冲罐通过连接管与吸收罐装配在一起,所述吸收罐的内部填充有填料,所述吸收罐的上端位置安装有液碱补加管线,所述液碱补加管线的右侧安装有尾气出口,所述吸收罐的下端位置安装有液位计二,所述吸收罐的下端与排水管线连接在一起,所述气体分布管位于缓冲罐与吸收罐之间的连接管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分布管的表面上分布有通孔,分布在气体分布管上的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的外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横截面呈正三角形的棱柱结构,所述加强筋环绕缓冲罐一周进行布置,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条且多条加强筋相互平行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罐的后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吸收罐通过减震弹簧与地面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的管壁内部分布有电阻加热丝,所述电阻加热丝在管壁的内部呈螺旋状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耐酸碱的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罐的内部填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为5-20%的氢氧化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通过在缓冲罐的外表面上分布加强筋来达到加强缓冲罐整体强度的目的,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缓冲罐在与外界碰撞后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另外吸收罐内部的电阻加热丝起到了加热的目的,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设备无法保证反应过程温度恒定的问题,吸收罐上的振动电机可以实现对吸收罐的振动,进而将管壁内部的污垢进行振落,然后通过排水管线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合理,能够很好的解决放空尾气中带酸的问题,减少设备的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中气体分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进口、2-缓冲罐、3-分水包、4-液位计一、5-气体分布管、6-液碱补加管线、7-尾气出口、8-吸收罐、9-填料、10-液位计二、11-排水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酸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尾气进口1、缓冲罐2、分水包3、液位计一4、气体分布管5、液碱补加管线6、尾气出口7、吸收罐8、填料9、液位计二10以及排水管线11,缓冲罐2上端的左侧位置安装有尾气进口1,缓冲罐2的下端与分水包3装配在一起,液位计一4安装在缓冲罐2的下侧位置,缓冲罐2通过连接管与吸收罐8装配在一起,吸收罐8的内部填充有填料9,吸收罐8的上端位置安装有液碱补加管线6,液碱补加管线6的右侧安装有尾气出口7,吸收罐8的下端位置安装有液位计二10,吸收罐8的下端与排水管线11连接在一起,气体分布管5位于缓冲罐2与吸收罐8之间的连接管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源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源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延迟焦化装置的除臭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