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动式油管刮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203.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1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立权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动式 油管 刮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随动式油管刮油器。
背景技术
油田在修井作业起油管时,为了防止从井内起出的油管外壁带出原油落到井场污染环境,都会使用油管刮油器将油管上的油刮落,现有技术中的油管刮油器主要包括胶筒或胶囊和金属壳,与油管紧密接触起到刮油作用的胶筒或胶囊是固定在壳体内的,壳体端部的直径会略大于胶筒的直径,金属壳体安装固定在井口上与井口同心,胶筒或胶囊紧箍在油管外壁,油管外壁粘缚的油通过胶筒或胶囊内孔时被挂掉,由于作业机游动系统位置随着承载负荷变化容易产生水平位移而油管也随之产生水平位移与井口不同心,这样,油管对胶筒或胶囊产生偏磨导致胶件与油管接触面不均有松有紧,影响胶筒或胶囊对油管外壁刮油效果,胶件破损快,起油管摆动时对胶件产生偏磨使油管外壁刮油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刮油效果好的一种随动式油管刮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动式油管刮油器,包括托板和与托板连接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胶筒,所述的胶筒套装在壳体内,所述的胶筒在壳体内可水平移动,壳体和托板端部的直径均小于胶筒的最大直径以限制胶筒的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刮油器的胶筒安装在壳体内,胶筒随着油管在壳体内360度方位水平移动,确保胶筒和油管同心,胶筒对油管外壁箍紧力和刮油面均衡,胶筒使用寿命长,对油管外壁刮油效果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胶筒与油管接触的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在凹槽处设有棱角,此种结构有利对油管外壁污油刮削,胶筒对油管外壁箍紧力均匀,提高油管刮油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和托板之间为螺纹连接,安装的过程中先将胶筒扣装在壳体内,然后壳体与托板旋转拧好即可,安装过程简单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托板和壳体相互远离的端部开口结构为中间为柱体两端为圆台结构,托板和壳体端部开口的直径为中间直径小于两边直径的大小,在具体实施中,托板和壳体的开口直径大于油管和胶筒的直径,油管位于壳体内,胶筒与油管紧密接触,此种结构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式油管刮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托板,2、壳体,3、胶筒,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随动式油管刮油器,包括托板1和与托板1连接的壳体2,壳体2内设有胶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筒3套装在壳体2内,所述的胶筒3在壳体2内可水平移动,壳体2和托板1端部的直径均小于胶筒3的最大直径以限制胶筒3的上下运动。
所述的胶筒3与油管接触的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在凹槽处设有棱角。
所述的壳体2和托板1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托板1和壳体2相互远离的端部开口结构为中间为柱体两端为圆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随动式油管刮油器的壳体2上面有孔可通过油管,壳体2下端有螺纹与拖板1连接,壳体2内安放胶筒3,托板1上面螺纹与壳体2连接,托板1上的孔可通过油管,托板1的下面螺栓4为固定随动式油管刮油器与其它部件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立权,未经叶立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