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636.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屈莉莉;朱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0205;A61B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人体 检测 设备 | ||
1.一种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平台和用于获取人体脉率值的脉率测量装置;所述脉率测量装置设置在测量平台上;
所述测量平台包括:底部站台和支柱;
所述底部站台与支柱的底端相连接,用于提供测量者站立区域;所述支柱上安装有所述脉率测量装置;
所述脉率测量装置包括:红外脉搏传感器、蜂鸣器、PNP三极管和第一单片机;
所述红外脉搏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脉率值,并将所述脉率值传输到第一单片机中存储;所述红外脉搏传感器的VCC端连接VCC供电端、红外脉搏传感器的Out端连接第一单片机P1.4端、红外脉搏传感器的Trig端连接第一单片机P1.6端、第一单片机P1.5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蜂鸣器的一端,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VCC供电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还安装有: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包括:人体红外感应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单片机;
各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的下方,用于相互配合感应测量人体个数;
人体红外感应器的+极连接VCC供电端,人体红外感应器的OUT端连接第二单片机的P1.0端,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VCC供电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的P1.1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的P1.2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的P1.3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和脉率测量装置分别安装在滑轨的侧边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信息输出装置;
所述信息输出装置包括:上位机和播音喇叭;所述上位机和播音喇叭电连接;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和红外脉搏传感器均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还安装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采集测量用户的体温值,并将所述体温值发送到与其电连接的上位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还安装有血压传感器,所述血压传感器采集测量用户的血压值,并将所述血压值发送到与其电连接的上位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的人体脉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脉率值的计算公式为:
V= N×6,每次测量周期为10s;
其中,V为脉率值,N为红外脉搏传感器发出脉冲高电平信号的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6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压计的缓冲装置以及血压计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贴附配件及传感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