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吸湿轮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226.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2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三特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4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吸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湿轮,尤其是一种新型吸湿轮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吸湿轮在使用时只能起到吸收湿气的作用,却无法对所吸收到的湿气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以对所吸收的湿气进行处理的吸湿轮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所吸入的湿气变为液体,以实现除湿效果的新型吸湿轮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吸湿轮体,包括轮体,在所述轮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吸湿剂的吸湿剂腔体(2),在所述吸湿剂腔体(2)的前壁面与后壁面上均是设有能够将湿气吸入的吸湿布(4);
在所述吸湿剂腔体(2)的下端设有其相连通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液体腔体(6);
在所述吸湿剂腔体(2)与所述液体腔体(6)之间设有孔板(8)。
上述的新型吸湿轮体,其中,所述前壁面与所述后壁面上除所述吸湿布(4)以外的区域均为密闭区域(5)。
上述的新型吸湿轮体,其中,在所述吸湿剂腔体(2)的顶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吸湿剂注入通道(3),所述吸湿剂注入通道(3)的顶部端面设置在所述轮体(1)的顶部端面上。
上述的新型吸湿轮体,其中,在所述吸湿剂注入通道(3)的顶部端面上扣合有盖体(9)。
上述的新型吸湿轮体,其中,在所述液体腔体(6)的底部设有液体导流通道(7),所述液体导流通道(7)的底部端面设置在所述轮体(1)的底部端面上。
上述的新型吸湿轮体,其中,在所述液体导流通道(7)的底部端面上扣合有盖体(9)。
上述的新型吸湿轮体,其中,所述孔板(8)中通孔的直径小于吸湿剂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使通过吸湿布所吸入的湿气与吸湿剂腔体中的吸湿剂进行化学反应,以最终将湿气变为液体,从而实现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轮体;2-吸湿剂腔体;3-吸湿剂注入通道;4-吸湿布;5-密闭区域;6-液体腔体;7-液体导流通道;8-孔板;9-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吸湿轮体,包括轮体,在轮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吸湿剂的吸湿剂腔体2,在吸湿剂腔体2的前壁面与后壁面上均是设有能够将湿气吸入的吸湿布4;
在吸湿剂腔体2的下端设有其相连通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液体腔体6;
在吸湿剂腔体2与液体腔体6之间设有孔板8。
前壁面与后壁面上除吸湿布4以外的区域均为密闭区域5。
在吸湿剂腔体2的顶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吸湿剂注入通道3,吸湿剂注入通道3的顶部端面设置在轮体1的顶部端面上。
在吸湿剂注入通道3的顶部端面上扣合有盖体9。
在液体腔体6的底部设有液体导流通道7,液体导流通道7的底部端面设置在轮体1的底部端面上。
在液体导流通道7的底部端面上扣合有盖体9。
孔板8中通孔的直径小于吸湿剂的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三特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三特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制冷设备
- 下一篇:带有弹性中心环的除湿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