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波管收集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044.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喻宇;谭刚;张琦;向加行;陈露;赵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波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波管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行波管收集极。
背景技术
行波管是靠连续调制电子注的速度来实现放大功能的微波电子管;在行波管中,电子注同慢波电路中行进的微波场发生相互作用,在长达6~40个波长的慢波电路中电子注连续不断地把动能交给微波信号场,从而使信号得到放大。行波管在结构上包括电子枪﹑慢波电路﹑集中衰减器﹑能量耦合器﹑聚焦系统和收集极等部分。行波管在工作过程中电子与波相互作用,工作完了的电子进入收集极,因为剩余电子的利用率一般只有约20%,作用完了的电子进入到收集极中,电子碰撞内壁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收集极表面的最高温度高达几百度,收集极温度太高,将在收集极内反转产生更多的电子,从而引发更大的增益波动。光子晶体回旋管(行波管的一种)功率高,效率相对较低,有较多电子打在收集极上;如果利用传统收集极结构,收集极局部温度偏高,而且由于收集极电子收集部为圆柱状,电子注不容易进入到电子收集部,使得收集电子的有效性降低,导致收集效率降低,对行波管收集极性能造成了隐形的隐患。
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行波管收集极进行改进,有效提高其对电子的收集率,同时提高其散热能力,使行波管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行波管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波管收集极,有效提高其对电子的收集率,同时提高其散热能力,使行波管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行波管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行波管收集极,包括内筒和外筒,沿所述内筒的轴向依次设有入口部和电子收集部,所述入口部与电子收集部连接在一起后呈沿内筒轴向逐渐扩大的圆台状。
进一步,所述入口部的轴向长度与电子收集部的轴向长度之间的比例为1:(5.0-7.0)。
进一步,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壁厚为一定值。
进一步,所述内筒和外筒均采用无氧铜制成。
进一步,该收集极还包括连接在入口部前端的高频互作用部,所述高频互作用部呈圆筒状。
进一步,外筒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基础层、中间层和加强层组成,基础层为碳化钨层,中间层为镍层,加强层为氮化硼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行波管收集极,由于入口部与电子收集部连接在一起后呈沿内筒轴向逐渐扩大的圆台状,使得在高频场注波互作用后的电子注更容易进入电子收集部,同时还增加了电子收集部收集电子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其对电子的收集率,同时提高了收集极的散热能力,使行波管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行波管收集极,包括内筒1和外筒2,沿所述内筒1的轴向依次设有入口部3和电子收集部4,所述入口部3与电子收集部4连接在一起后呈沿内筒1轴向逐渐扩大的圆台状;内筒1和外筒2均采用无氧铜制成,无氧铜中氧的含量不大于0.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铜的纯度大于99.95%,提高收集极的收集性能;内筒1与外筒2之间的壁厚为一定值,便于加工成型,且提高外观效果;该收集极还包括连接在入口部3前端的高频互作用部5,所述高频互作用部5呈圆筒状;高频互作用部于电子注发生高频场注波互作用;所述入口部3的轴向长度与电子收集部4的轴向长度之间的比例可为1:(5.0-7.0),例如入口部3的轴向长度可为60mm,电子收集部4的轴向长度可为350mm,以有效增加电子接触面积;由于入口部3与电子收集部4连接在一起后呈沿内筒1轴向逐渐扩大的圆台状,使得在高频场注波互作用后的电子注更容易进入电子收集部4,同时还增加了电子收集部4收集电子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其对电子的收集率,同时提高了收集极的散热能力,使行波管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外筒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基础层、中间层和加强层组成,基础层为碳化钨层,中间层为镍层,加强层为氮化硼层;基础层、中间层和加强层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以及它们的组合及变异方法进行涂覆,基础层能够阻止外筒表面金属渗透到中间层和加强层中,中间层能够使加强层有效沉积,加强层耐磨、耐腐蚀、不易脱落、环保,防腐性能优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