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841.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曼立;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曼立;何可秀;金贞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应急 呼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主要涉及一种呼吸器领域。包括封口牙套、连接主管、呼吸主管、输气软管和呼吸气囊,所述输气软管与呼吸主管连通,所述呼吸气囊包括气囊腔、出气接头、空气进气阀、氧气进气管、氧气进气阀和储氧袋,所述气囊腔包括空气腔和氧气腔,所述出气接头上设有出气单向阀,所述空气进气阀设置于空气腔底部,所述氧气进气阀设置于氧气进气管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进行急救时,不需要再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而且使用封口牙套的封口方式来避免漏气,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对造成患者面部带来不适,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增加人工呼吸时的空气含氧量;能够方便的进行补水,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器,具体是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急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呼吸障碍,对这类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是一种很重要且最常用的抢救手段。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了配合心脏按压,整个急救过程需要频繁的俯身、起身,很耗费体力。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灾区需要急救的灾民众多,如果频繁地对大量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许多患者可能患有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为他们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且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是一个极大地考验,急救效率很低。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有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是通过松紧带将呼吸面罩固定到患者面部,而且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用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保证呼吸面罩与患者脸部紧密贴合,避免漏气。此种方法不仅造成患者面部不适,而且医护人员需要一只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另一只手操作应急呼吸器,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也不能保证呼吸面罩与患者脸部紧密贴合。
2、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是用外界空气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含氧量有限,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的效果不佳。
3、对于灾后严重脱水的患者,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补水,使用现有的应急呼吸器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当患者需要补水时,需要将面罩拆下在进行补水,操作过程复杂。
4、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体积较大,使用完毕后不易进行收放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医护人员在进行急救时,不需要再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而且使用封口牙套的封口方式来避免漏气,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对造成患者面部带来不适,医护人员不再需要一只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通过设置储氧袋,增加人工呼吸时的空气含氧量,使人工呼吸的效果更佳;对于灾后严重脱水的患者,能够方便的进行补水;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拆卸安装,使用完毕后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和保护。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包括封口牙套、呼吸主管、输气软管和呼吸气囊,所述封口牙套包括上牙套、下牙套和中部隔板,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上设有牙槽,所述中部隔板位于上牙套和下牙套之间,所述中部隔板上设有连接主管,所述连接主管顶端与呼吸主管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呼吸主管上设有输气接头,所述输气软管通过输气接头与呼吸主管连通,所述呼吸气囊包括气囊腔、出气接头、空气进气阀、氧气进气管、氧气进气阀和储氧袋,所述气囊腔包括空气腔和氧气腔,所述空气腔和氧气腔之间设有气囊隔板,所述空气腔和氧气腔顶部均与出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出气接头上设有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接头远离气囊腔一端与输气软管相连通,所述空气进气阀设置于空气腔底部,所述空气腔通过空气进气阀与外界连通,所述氧气进气管设置于氧气腔底部,所述氧气进气阀设置于氧气进气管上,所述储氧袋设置于氧气进气管上远离氧气腔的一端。
所述呼吸主管顶部设有外螺纹接头。
还包括人工呼吸面罩,所述人工呼吸面罩底部与呼吸主管顶部的外螺纹接头螺纹连接。
所述呼吸主管侧面设有加湿过滤器,所述加湿过滤器内设有加湿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曼立;何可秀;金贞,未经刘曼立;何可秀;金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上料装置的蓝钨还原炉
- 下一篇:一种简易钢管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