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619.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功;孔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志功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整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放入污水管道,通过污水管道,排入江、河、湖、海。有的地方将污水输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作为中水重复使用,或排入江、河、湖、海。近来有些生活小区设有化粪池,将污水通过化粪池渗入地下,以此方式处理污水。上述污水处理的方式有诸多缺点: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海,直接造成水污染。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重复利用污水,或处理后排放污水的方式,固然比直接排放好,但污水处理成本很高,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大量化学剂,化学剂亦会造成水的二次污染。另外,为使中水从污水处理厂循环回生活小区、办公楼、酒店等设施,需要铺设较长的管线,成本很高。同时在生活污水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有一般沉淀池处理不掉的重金属和微生物,重金属会沉淀造成堵塞,而微生物会导致化学类净化设备的使用效果减弱。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重金属会沉淀造成堵塞,而微生物会导致化学类净化设备的使用效果减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泄气池、疏通管、生物菌疏导管、导流管、出水口、生物菌净化管和废渣区,所述泄气池的右端安装有消毒箱,所述疏通管的上端固定有消 毒箱,所述生物菌疏导管的两端连接有消毒箱,所述导流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流器,所述出水口通过导出管与循环管相互连通,所述导出管和循环管的中间设置有阀门,所述生物菌净化管的下方固定有循环管,所述废渣区的左端连接有生物菌疏导管。
优选的,所述生物菌疏导管和生物菌净化管彼此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导流器包括有过滤网、重金属吸附块和升降轴,且重金属吸附块沿过滤网的外径分布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阀门的可移动行程与循环管所形成的路径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为回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在管道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和重金属吸附块,可在污水还未进入设备内部的时候就可将大部分固体物质或者是难以净化处理的物理物质过滤在导流管外部,不使其进入管体内部,对污水处理过程造成阻碍,加快了污水处理过程,增加了污水处理效率,且设置有生物菌净化管和生物菌疏导管可通过吞噬污水中携带的有害菌种为生物菌提供营养,为生物菌提供了自给自足的渠道,无需频繁的人工维护,因此,减少了污水处理池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泄气池,2、消毒箱,3、疏通管,4、生物菌疏导管,5、导流管,6、导流器,601、过滤网,602、重金属吸附块,603、升降轴,7、出水口,8、导出管,9、阀门,10、循环管,11、生物菌净化管,12、废渣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泄气池1、疏通管3、生物菌疏导管4、导流管5、出水口7、生物菌净化管11和废渣区12,泄气池1的右端安装有消毒箱2,疏通管3的上端固定有消毒箱2,生物菌疏导管4的两端连接有消毒箱2,生物菌疏导管4和生物菌净化管11彼此交错排列,两种管道相互作用,可同时进行生物菌的输送和生物菌净化两种功能,工作效率更高,导流管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流器6,导流器6包括有过滤网601、重金属吸附块602和升降轴603,且重金属吸附块602沿过滤网601的外径分布方向均匀分布,分布均匀,可作用范围更广,无遗漏,出水口7通过导出管8与循环管10相互连通,导出管8和循环管10的中间设置有阀门9,循环管10为回字型,可进行循环输送污水,生物菌净化管11的下方固定有循环管10,废渣区12的左端连接有生物菌疏导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志功,未经范志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