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负极极片及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552.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李志;原东甲;刘喜龙;王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张鹏辉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负极 移动 基站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负极极片及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层主要存在克容量低的缺陷,容易造成由其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偏低。现有技术中的复合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集流体表面设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该复合极片存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缺陷。虽然有采用高容量的硅碳负极、锡基负极及其合金负极材料来制备出新的活性物质层来弥补客容量低的缺陷,但是这些新型负极活性物质层存在循环性能差等缺陷,使其难以产业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负极极片,以提高负极片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复合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设置有红磷层。
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比为(80~200):(1~3)。
上述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有导电散热层。
上述导电散热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比为(1~5):(80~200):(1~3)。
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
上述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电解液。正极极片中选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设置有红磷层。红磷层可以充分发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克容量,提高电化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复合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负极集流体、2.负极活性物质层、3.红磷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复合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负极集流体、2.导电散热层、3.负极活性物质层、4.红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负极极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负极极片包括由内向外在负极集流体1两面依次层叠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层2和红磷层3。
本实施中红磷层的制备方法为:在两个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依次蒸镀红磷层,即得;具体的,蒸镀是在真空炉中,采用蒸发冷凝法加热红磷使其沉淀在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形成红磷层,蒸镀时,加热温度为300℃,蒸镀时间为10min。
本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分别为80μm、1μm。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电解液。正极极片中选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负极极片包括由内向外在负极集流体两面依次层叠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
本实施中红磷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分别为200μm、3μm。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电解液。正极极片中选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负极极片包括由内向外在负极集流体1两面依次层叠设置导电散热层2、负极活性物质层3和红磷层4。
本实施中红磷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导电散热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分别为3μm、160μm、2μm。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电解液。正极极片中选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负极极片包括由内向外在负极集流体两面依次层叠设置导电散热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
本实施中红磷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导电散热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分别为5μm、20μm、3μm。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电解液。正极极片中选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负极极片包括由内向外在负极集流体两面依次层叠设置导电散热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
本实施中红磷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导电散热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红磷层的厚度分别为1μm、80μm、3μm。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基站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复合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电解液。正极极片中选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锁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耳机插孔的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