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945.1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伟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网购货物的运输过程中,快递标签用于记录货物发送信息,当前广泛使用的可分离物流标签主要为三层结构组成(底纸、中间层、面材),面材与中间层的复合通常采用整幅满幅淋膜,或者采用整幅满幅的薄膜或纸张作为中间层涂胶复合,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面材背面或中间层表面处理,通常采用双层不干胶材料涂胶与面材复合后模切加工成可分离标签,现有三层物流标签在客户签收时,需要撕开面材,由于面材和中间层是通过水性胶水粘接在一起的,其撕开时很不方便,也很容易撕坏,降低物流人员的工作效率或导致信息丢失,另外面材上印有客户信息,若客户在将物流标签丢弃时没有撕毁物流标签,或者撕毁不彻底,则会泄露个人信息,危害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分离签字联和客户联,另外撕毁客户信息快速、简便同时节约成本的的物流标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物流标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标签上层、标签中层和标签下层,所述标签上层包括签字联和客户联,所述客户联边缘设有凸片,所述签字联边缘压住所述凸片与所述客户联边缘相接,所述标签上层通过水性胶水复合在所述标签中层上,所述水性胶水涂于所述标签中层的四边边框和设有所述凸片一侧的所述客户联边缘的正下方,所述标签中层上还涂有强力胶,所述强力胶设于所述客户联正下方,所述强力胶一端涂于所述客户联边缘并与所述凸片相接,所述强力胶呈条状交叉设置,所述标签中层通过热熔胶复合在所述标签下层上。
在上述物流标签中,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上层为热敏薄膜,所述标签中层和所述标签下层均为薄膜。
在上述物流标签中,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中层和所述标签下层的厚度为10μm-23μm。
在上述物流标签中,进一步的,所述凸片为两个,所述凸片形状为半圆形。
在上述物流标签中,进一步的,所述签字联和所述客户联上印有物流信息。
在上述物流标签中,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中层印有公司名称、logo以及二维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客户联上设有凸片,便于撕开客户联,签字联边缘压住凸片与客户联相接,使签字联下边缘呈未黏住的开口,便于撕开签字联。
2、本实用新型在客户联与标签中层之间设有强力胶,使客户在撕开客户联时,客户信息被撕掉,有利于撕毁客户个人信息,方便使用,保护个人隐私。
3、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降低了水性胶水的用量,把全幅涂水性胶水改进为局部涂,既节约了成本,又便于撕开标签上层,同时不易撕坏。
4、本实用新型标签上层为热敏薄膜,撕开时不容易产生卷曲,标签中层和标签下层为薄膜,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不会发生打印卡住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标签下层、2.热熔胶、3.标签中层、4.强力胶、5.水性胶水、6.标签上层、7.签字联、 8.客户联、9.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物流标签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伟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伟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