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848.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熊岳;刘涛;张剑平;杨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货安计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太网 超偏载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计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
背景技术
超偏载仪作为货运安全计量设备,主要是对在运输途中易发生窜滚、破碎、倒塌、串动的重点货物(比如:卷钢、玻璃、氧化铝、重轨等)的装载状态进行重点监测、预警,预防和消除给货运安全带来隐患。超偏载仪既可对货车装载时和运行中超载情况实时监测也可对货车进行偏载测试。
然而,现有的超偏载仪在进行测量时,如果测量结果出错,只能逐个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很难判断是哪一只传感器有问题,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有问题的根源,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识别传感器、检测便捷、高效的基于缺陷地的传输线补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包括多个测力单元,每个所述测力单元包括钢轨、2只安装在钢轨中性轴上的剪力传感器和2只固定于钢枕下的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测力单元相互连接,其中,每个压力传感器还用于作为所述钢枕的支撑座;检测台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渡枕、称重台面、第二过渡枕,且所述称重台面的钢枕数量与所述测力单元数量相同,所述测力单元连接网络交换装置,并将测量数据发送到网络交换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感器具有唯一标识号,所述传感器发送数据时,携带有该标识号;还包括车号识别装置,所述车号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射频标签和设置在称重台面轨道内的识别天线,用于对到达待检测区域的车辆进行识别,读取车号信息数据,并将所述车号信息数据发送到网络交换装置;所述网络交换装置连接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重量数据、车号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同步控制装置,所述同步控制装置连接每个所述剪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每个所述传感器同步采集重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一个主传感器和从传感器,所述上位机发同步命令给主传感器,主传感器将同步命令通过同步控制装置发给各个从传感器,同步完成信号的采集。
进一步地,还包括车辆判断装置,连接电源控制器,所述车辆判断装置用于判断车辆到达待检测区域时,控制所述超偏载仪的工作,所述电源控制器还用于向每个所述剪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判断装置包括第一磁传感器,所述第一磁传感器设置在钢轨上的第一预定位置,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到达待检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判断装置还包括第二磁传感器,所述第二磁传感器设置在钢轨上的第二预定位置,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远离待检测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采用网络传输的方式对测量数据进行交换,并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标识,方便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对车辆上的射频标签进行识别,与测量数据进行对应,方便测量数据与待测车辆进行关联容易判断测量结果。
2、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通过同步控制装置控制每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同步采集重量数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
3、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利用车辆判断装置检测车辆是否到达或离开待检测区域,从而对应的开启或关闭检测装置,方便对检测设备进行管理。
4、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可以自动识别通过各类车辆(铁道部公布的车型库及轴距表)的总重、载重、前后偏重及左右偏载,在传感器内部实现信号的放大处理,并转化为数字数据输出,可有效避免数据的采集到终端应用传输期间的异常干扰,超偏载仪可远程(互联网、铁路网)对每路传感器进行调试、监控、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的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模块框图。
图2所示为实用新型的基于以太网的超偏载仪原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基于以太网的轨道衡系统模块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基于以太网的轨道衡系统模块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基于以太网的轨道衡系统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货安计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货安计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