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7899.1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景立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气满液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含硫气体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含硫化氢、硫醇等有机硫气体的吸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背景技术
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H2S)、硫醇类、二氧化碳(CO2)、饱和水以及其它杂质。天然气中硫化物和氰化物的存在,会造成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引起化学反应催化剂的中毒失活,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收率和质量。当其作为民用燃料时,产生的排放废气中的硫化物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需要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H2S)、硫醇类等有害成分脱除,以满足工业生产和民用商品气的使用要求。
油井产油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伴生气,而这部分伴生气中含有丰富的C3、C4组分,同时也含有高浓度的H2S,若伴生气直接进入轻烃区进行加工处理,则会影响液化气的质量,使液化气含硫超标,对设备管道有较大的腐蚀性,因此,脱硫系统是保证液化气质量,减轻设备腐蚀的必备装置。
采用三甘醇脱水橇脱水时,部分H2S气体溶解在溶液中,随着溶液的再生被解析出来,随再生尾气排放至大气中,造成集气站及周边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对脱水橇排放的再生尾气进行治理。
国内含硫气体的脱硫方法主要有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其中,湿法脱硫是指通过气-液接触,将天然气中的H2S、硫醇类转移至液相,天然气得到净化,而后对脱硫液进行再生循环使用。最常用的湿法脱硫包括醇胺法,比如EDMA脱硫,通常选用碱液洗脱硫醇工艺来脱除天然气中的硫醇。
吸收塔是处理含硫气体的常用设备之一,但现有吸收塔因设计缺陷存在气流液接触不充分的缺点,致使碱液不能有效的洗脱含硫酸气,既增大了碱液的使用量又使得从吸收塔排出的气体含硫量超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含硫酸气与碱性洗脱液接触的时间延长,气流液接触充分,吸收彻底,经吸收塔顶部排出的气体中的含硫组分有效降低,满足了天然气含硫气体的处理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同时也能降低碱性洗脱液的用量,满足天然气脱硫、伴生气脱硫、三甘醇脱水尾气脱硫等不同脱硫场景的应用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具体而言,这种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包括圆柱形塔体,所述圆柱形塔体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相连通的上塔区、中塔区和下塔区,在中塔区的上部设置贫液进液口,在中塔区的底部设置进气口,在贫液进液口、进气口之间的中塔区内部设置散堆填料,所述上塔区上设置出气口,所述下塔区上设置富液出液口,所述中塔区和下塔区中盛装用于吸收含硫酸气的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的液面不低于散堆填料的上沿。
进一步地,所述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的圆柱形塔体上还设置至少一个上液位计口,至少一个下液位计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的圆柱形塔体安装在橇座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液位计口均设置在中塔区,所述上液位计口置在散堆填料的上方,所述下液位计口设置在进气口的下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出气口设置在上塔区的正上方,所述富液出液口设置在下塔区的正下方。
与现有吸收塔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至少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包括圆柱形塔体,所述圆柱形塔体可以安装在橇座上,便于圆柱形塔体的安装与转运,同时缩小了圆柱形塔体的占地面积。在圆柱形塔体内部,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将圆柱形塔体分为上塔区、中塔区和下塔区。所述中塔区和下塔区中盛装用于吸收含硫酸气的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的液面不低于散堆填料的上沿。其中,在中塔区的底部设置进气口,在中塔区的上部设置贫液进液口,含硫酸气经进气口向下塔区的方向喷出,有效地防止了碱性洗脱液的回流,同时,含硫酸气可以充分的与碱性洗脱液接触,提高了含硫酸气的吸收效果。同样地,碱性洗脱液经贫液进液口向下塔区的方向喷出。在中塔区,含硫酸气向上塔区方向移动,与碱性洗脱液的运行方向相反,有助于含硫酸气与碱性洗脱液的充分接触。
还有,在中塔区的中部偏上的位置还安装散堆填料,散堆填料一方面过滤反应生成的固体物,另一个方面对含硫酸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含硫酸气与碱性洗脱液充分反应,进一步提升了吸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7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体防结剂pH值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远缘杂交甜菜的染色体制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