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机舱碰撞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7638.X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胜;鲍文光;闫优胜;樊晓浒;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6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机舱 碰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机舱碰撞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现有的,汽车车身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以便使汽车车身在遭到碰撞时可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承载式车身结构由金属薄板冲压成形后焊接而成。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身前部的保险杠、发动机罩以及前翼子板总成等构成的车身机舱结构中的各部件会产生弯曲、溃缩、挤压等,从而可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避免对驾驶室内的驾车人以及副驾驶位置的乘员造成伤害。
然而现有的汽车车身机舱结构在碰撞吸能方面仍然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在车身机舱前部竖直地设置用于冷却的大致呈矩形的水箱,而为了方便安装水箱,通常先在水箱的外围设置一个矩形的水箱固定框,然后将水箱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左右两根汽车机舱纵梁的前端。这样,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位于车身机舱前部的水箱以及水箱固定框在受到强烈碰撞后会将碰撞能量刚性地传递给汽车机舱纵梁,进而容易引起汽车纵梁的弯曲变形和损坏,甚至造成对乘员的伤害。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机舱结构在发生碰撞时,水箱以及水箱固定框的碰撞吸能效果差,不利于提高车辆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机舱结构所存在的水箱以及水箱固定框的碰撞吸能效果差,影响整车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机舱碰撞吸能结构,可充分地吸收碰撞时作用在水箱以及水箱固定框上的冲击力和碰撞能量,有利于减小或避免对机舱纵梁的破坏,进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机舱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左右两根机舱纵梁、用以固定水箱的水箱固定框,所述水箱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二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安装螺孔,两根机舱纵梁的前端分别设有缓冲连接件,所述缓冲连接件包括与机舱纵梁连接的固定连接部以及和水箱固定框连接的缓冲连接部,缓冲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螺孔对应的长圆形的缓冲固定通孔,缓冲固定通孔内设有和对应的安装螺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靠近缓冲固定通孔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固定框通过一个缓冲连接件与机舱纵梁相连接,并且在缓冲连接件的缓冲连接部上设置长圆形的缓冲固定通孔,这样,安装有水箱的水箱固定框即可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缓冲连接部的缓冲固定通孔上。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水箱以及水箱固定框受到冲击后会向汽车的后侧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固定通孔长长圆形,并且安装时的固定螺栓靠近缓冲固定通孔的前侧,因此,受到碰撞冲击的水箱固定框会首先带动固定螺栓在长圆形的缓冲固定通孔内滑动,直至固定螺栓滑动至缓冲固定通孔的后侧,滑动时的摩擦力可极大地消耗汽车碰撞的冲击能量,从而显著地降低对机舱纵梁的冲击力,避免因刚性连接使机舱纵梁弯曲变形和损坏。另外,在水箱固定框受到碰撞时,缓冲连接件的缓冲连接部与固定连接部之间会首先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形成类似弹簧的效果,进一步消耗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同时降低对机舱纵梁的冲击力,以提高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固定通孔的轴线水平布置,并且缓冲固定通孔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
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固定螺栓会沿着缓冲固定通孔从前向后移动,由于长圆形的缓冲固定通孔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因此,在固定螺栓的移动过程中,缓冲固定通孔与固定螺栓之间会产生一个逐步增加的挤压力,从而将缓冲固定通孔撑开,固定螺栓移动时的摩擦力逐步增大,以有效地消耗碰撞时的能量有效地缓冲对机舱纵梁的冲击力,进一步改善吸能效果。
作为优选,缓冲连接部的至少一个缓冲固定通孔的轴线从前至后向上倾斜,缓冲连接部的至少一个缓冲固定通孔的轴线从前至后向下倾斜。
由于至少有二个缓冲固定通孔是倾斜布置的,并且倾斜的方向相反而呈八字形,因此,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固定螺栓会沿着缓冲固定通孔从前向后移动,此时倾斜的缓冲固定通孔的一个侧边与固定螺栓之间会产生一个逐步增加的挤压力,固定螺栓将缓冲固定通孔撑开,固定螺栓移动时的摩擦力逐步增大,以有效地消耗碰撞时的能量有效地缓冲对机舱纵梁的冲击力,进一步改善吸能效果。
作为优选,在缓冲连接部位于缓冲固定通孔的旁侧设有与缓冲固定通孔的侧边平行的溃缩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7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的汽车横梁
- 下一篇:车用兼容性堵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