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7452.4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逸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逸伦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G03B17/5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 代理人: | 冯汉桥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摄影 器材 脚架 旋转 脚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独脚架方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
【背景技术】
摄影独脚架的出现,从兼顾拍摄时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上,解决了摄影师轻便出行的痛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活跃性和推广度,独脚架几乎成为摄影师的标配支撑产品。从功能上看,传统的摄影独脚架脚垫不具备旋转功能,导致在摄影时,如果要变换角度拍摄,整支独脚架及脚垫都要转动,操作极为不便,同时由于脚垫都是橡胶类材质,长期与地面磨擦,很容易受到磨损而破坏。再者,传统的独脚架脚垫因为是单点支撑,所以一定要借用外力才能站立,更加大了使用上的繁琐性。针对上述现象,特地研究出一款具有旋转功能的独脚架脚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克服独脚架变换摄影角度时的转动不便,实现自由便捷旋转和多点支撑的优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它包括脚垫上半段和脚垫下半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垫上半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脚垫下半部;所述脚垫上半部包括脚垫接口和接口装拆用力板块,所述脚垫下半部包括外接配件轴和橡胶垫;所述脚垫接口顶部连接摄影附件,底部穿过所述接口装拆用力板块,螺丝于压块底部穿过压块螺接所述脚垫接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脚垫接口底部设有脚垫接口内孔,所述压块顶部设有压块内孔,螺丝穿过压块的压块内孔连接至所述脚垫接口的脚垫接口内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脚垫接口连接于独脚架底部的独脚架接口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接配件轴的外径设有多个外接配件孔,连接外接配件杆形成多点支撑。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接配件轴底部连接所述橡胶垫。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脚垫接口的各零部件采用胶水连接或者螺纹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脚垫接口顶部连接独脚架,还可连接摄影附件。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增加脚垫旋转功能,如要变换角度拍摄时,脚垫的上半部可以跟随独脚架及摄影器材转动,便于摄影时变换角度;脚垫下半部紧贴地面,脚垫的上半部选装时不必随之转动避免与地面磨擦,磨损而破坏的程度得到极大改善,拍摄便利;本设计方案的脚垫设置连接外接配件轴实现外接支撑杆,达到多点支撑效果,不借住外力,实现独脚架自行站立,同时还可外接其它的摄影附件,如闪光灯,监视器等,实现多功能配制化。本实用新型工艺构思精妙、制造高效、生产周期短、产品环保安全、具有使用寿命长及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点。因此,它是一款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优级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的上下半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的脚垫外接支撑杆效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独脚架的可旋转式脚垫的组装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逸伦,未经刘逸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7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滤池装置
- 下一篇:沉淀废水的稀土颗粒打捞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