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验科体液收集送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7248.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7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栾赤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赤兵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B01L3/00;B01L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验 体液 收集 送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检验科体液收集送检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如今检验科在对体液如尿液进行收集时,通常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杯进行收集,收集不方便容易撒漏,同时在送检过程中液体大面积暴露于空气中,容易造成污染,同时医疗人员取用时将需要的用量倒于试管中,多余的倒掉,费时费力。目前优化的收集装置有的是将漏斗装置直接安装于试管上,然而这种方式在收集液体时,很容易造成试管拿取不方便甚至跌落碰碎,划伤人体,同时在送检后医护人员还需要去除试管上方的活塞,这会使得液体部分残留在试管口和活塞口,污染医护人员手部,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检验科体液收集送检装置,用于解决检验科液体收集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使得液体直接收集适量于试管中,试管放于便于取拿的杯体内,不易碰碎和撒漏,方便了患者收集和送检以及医生的检验,同时设置了试纸便于在收集时进行检验且不会污染外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检验科体液收集送检装置,包括杯体、杯盖、把手、底部支撑槽、支撑板、试管、中心孔、气孔、斜漏斗、试纸夹和试纸,所述杯盖设置于所述杯体上方,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杯体侧面,所述底部支撑槽设置于所述杯体内部下方,所述试管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槽上方,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杯体内部中上方,所述中心孔开设于所述杯盖中心,所述气孔开设于所述中心孔旁边,所述斜漏斗设置于所述杯盖上方,所述试纸夹设置于所述杯盖下表面的所述中心孔旁边,所述试纸夹于所述试纸夹上;
优选的,所述斜漏斗上开口呈斜面;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高度大于所述试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半径大于所述试管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把手呈“C”字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一次性的斜漏斗放置于中心孔上,患者收集尿液时直接取适量通过斜漏斗置于试管内即可;把手便于拿取装置且不会遮挡观察试管内收集情况;底部支撑槽和支撑板加强了试管的稳固性,同时和杯盖配合使得液体不会大面积暴露于外界空气中,避免了污染和撒漏情况;气孔保证了装置不会过于密封影响液体收集;试纸夹夹取试纸,使得试纸悬挂于杯盖上且下端于液体内,使得收集送检的过程中即可进行试纸的检测;医生收到样品后,打开杯盖即可使得试纸与试管分离,不需要另外拿取试纸检测,一个动作即完成检测后试纸的取拿,同时直接使用试管架取出试管检测即可,不需要倒去额外的液体污染空气和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检验科体液收集送检装置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杯体,2、杯盖,3、把手,4、底部支撑槽,5、支撑板,6、试管,7、中心孔,8、气孔,9、斜漏斗, 10、试纸夹,11、试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赤兵,未经栾赤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7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