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腕式条码识读设备的安装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488.0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7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设备 安装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条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式条码识读设备的安装壳体。
背景技术
条码设备一般不需要驱动程序,接上后可直接使用,如同键盘一样。条码扫码设备从原理上可分为光笔、CCD和激光三类,从形式上有手持式和固定式两种。
目前的条码识读设备普遍都是手持式和固定式,固定式条码识读设备在扫码物品时需要将物品拿起对其进行扫码,而手持式条码识读设备则需要将手持式条码识读设备拿起对物品进行扫码,如此两种条码识读设备都促使双手拘束的对物品进行扫码,使扫码操作不便捷,且长时间的拿起物品或条码识读设备手易酸痛,从而会降低扫码效率,而现有的腕式条码识读设备在搬移物品时易将物品的条码扫入,造成物品的重复扫码,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便捷,能够灵活的对物品进行扫码,能够提高扫码效率,能够控制扫码频率,能够防止重复扫码的腕式条码识读设备的安装壳体。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的条码识读设备扫码操作不便捷,扫码效率较低,而部分腕式条码识读设备在搬移物品时易将物品的条码扫入,造成物品的重复扫码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能够灵活的对物品进行扫码,能够提高扫码效率,能够控制扫码频率,能够防止重复扫码的腕式条码识读设备的安装壳体。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腕式条码识读设备的安装壳体,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扫码视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卷筒、遮挡帘、卡条、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绕线盘、拉绳、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平皮带、电池盒和盒盖,第一壳体的前侧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扫码视窗,第二壳体的前侧面下部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位于第一开关的右侧,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固定带,第一壳体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二固定带,第二壳体后侧面下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均有线路连接,第二壳体后侧面下部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的轴承相连接,第一转轴的外围设置有卷筒,卷筒上绕有遮挡帘,遮挡帘的一端绕在卷筒上,遮挡帘的另一端连接有卡条,第二壳体后侧面上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的轴承相连接,第二转轴外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绕线盘,绕线盘上绕有拉绳,拉绳的首端绕在绕线盘上,拉绳的末端与卡条的顶部相连接,第一转轴的左侧外围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左侧,第二转轴的左侧外围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位于左侧第二轴承座的左侧,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第二壳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的底部设置有盒盖,电池盒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一电机有线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滑轨、滑块和行程开关,第二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竖直连接有滑轨,滑轨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左侧滑块的右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卡条的左侧面相连接,右侧滑块的左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卡条的右侧面相连接,左侧滑轨右侧面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第一电机之间有线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LED灯珠、盒子、钢珠、高密度海绵和按钮,第二壳体前侧面上部的中间设置有LED灯珠,LED灯珠位于扫码视窗的上方,第二壳体后侧面上部的左侧连接有盒子,盒子位于第二转轴的上方,盒子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钢珠、高密度海绵和按钮,按钮固定在盒子上,高密度海绵与盒子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钢珠放置在盒子内,按钮分别与电池盒和LED灯珠有线路连接。
优选地,第一壳体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地,遮挡帘的制作材料为皮革。
优选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营养液管喂吊篮
- 下一篇:一种低照度单目单筒头盔式数码夜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