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动静脉内瘘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156.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震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永伟;李魏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板 冰袋 隔热垫 连接带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动静脉内瘘 毛绒垫 毛绒粘结带 依次设置 止血效果 对接处 抗菌布 上端面 下端面 粘结 手腕 挡住 保证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撕带,包括弧形板和连接带,在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带,所述的弧形板上设置有通孔,弧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隔热垫,该隔热垫将所述的通孔挡住;弧形板的下端面依次设置有毛绒垫和抗菌布,该毛绒垫与隔热垫之间的通孔内安装有中部冰袋,所述的连接带内安装有侧部冰袋,两条连接带的对接处设置有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毛绒粘结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隔热垫的设置,保证了中部冰袋的温度持续向手腕传递,中部冰袋和侧部冰袋共同保证了止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撕带。
背景技术
在动静脉内瘘手术结束后,一般是嘱咐患者采用止血棉对伤口进行止血,但是无法起到止血的目的,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撕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动静脉内瘘撕带,包括弧形板和连接带,在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带,所述的弧形板上设置有通孔,弧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隔热垫,该隔热垫将所述的通孔挡住;弧形板的下端面依次设置有毛绒垫和抗菌布,该毛绒垫与隔热垫之间的通孔内安装有中部冰袋,所述的连接带内安装有侧部冰袋,两条连接带的对接处设置有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毛绒粘结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隔热垫的设置,保证了中部冰袋的温度持续向手腕传递,中部冰袋和侧部冰袋共同保证了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撕带,包括弧形板1和连接带2,在弧形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带2,所述的弧形板1上设置有通孔3,弧形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隔热垫4,该隔热垫4将所述的通孔3挡住;弧形板1的下端面依次设置有毛绒垫5和抗菌布6,该毛绒垫5与隔热垫4之间的通孔内安装有中部冰袋7,所述的连接带2内安装有侧部冰袋8,两条连接带2的对接处设置有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毛绒粘结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入弧形板内的中部冰袋以及连接带内的侧部冰袋,对手术口进行降温,起到了较好的止血效果,同时,毛绒垫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抗菌布保证了卫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震,未经杨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蜡疗袋
- 下一篇:一种臀部创伤镇痛保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