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熔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15262.9 | 申请日: | 201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龙思远;游国强;刘艳;查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14;F27B14/16;F27B14/20;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李华华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熔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熔炼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熔化炉。
背景技术
作为第二大基础金属材料,铝合金具有熔点低、密度小、冲击吸收性好、热传导性好、光反射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在世界的消耗量仅次于钢铁,其应用非常广泛,在国防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地位。因此,铝合金的熔体制备、应用技术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热点课题。自倡导“节能减排”以来,铝合金熔体制备技术更是广受关注。
目前,广泛采用的铝合金熔化方法仍是采用集中熔化炉的传统火焰燃烧法(集中熔化炉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公告号CN202734519U,名为:“一种铝合金集中熔化炉”的技术方案)。该方法是利用熔化燃烧喷嘴产生的火焰直接加热经送料通道投入的待熔的铝料,并使得铝料熔化形成熔滴滴落并汇集至炉膛熔池中。具体燃烧方式示意图可见附图1。虽然此方法热效率高,熔化速度快,但由于熔化燃烧喷嘴的火焰直接喷吹铝料,火焰与熔滴直接接触,易造成熔体氧化、烧损严重的问题。烧损产生的氧化物进入熔池,导致铝液质量差,在后续除渣精炼时需要投入较多的除渣精炼剂,增加了除渣精炼剂用量和除渣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铝合金自身具有较强的吸气性且熔滴温度高,熔滴在滴入熔池的过程中极易将气体卷入熔池。此外,熔化燃烧喷嘴的火焰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然而这些高温烟气会直接流入烟气回收系统,存在较大的热能损失,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号召。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为满足大量的铝合金熔体需求,引进了蓄热式燃烧铝合金反射熔炼炉(参见本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2)。铝料被直接投入熔化室后,经熔化燃烧喷嘴的燃烧火焰加热熔化,熔化后的铝液通过熔化室底部通道进入保温室保温,等待下一步处理。熔化燃烧喷嘴与保温燃烧喷嘴均为“蓄热式燃烧喷嘴”(内部具有蓄热材料),当高温烟气经过燃烧喷嘴排出时,其高温烟气的热量会被蓄热材料储存并用于预热助燃空气,助燃空气通过蓄热材料时能够被预热至800℃左右,燃烧起来十分迅速并使得燃烧效率得到提高。又当熔化燃烧喷嘴和保温燃烧喷嘴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量又会被蓄热材料储存以进行下一个循环。综上,可以看出:蓄热式燃烧铝合金反射熔炼炉的采用,由于助燃空气是经过预热的,燃气的燃烧效率得到提高,可使燃气的使用量减少,烧嘴的使用寿命延长,且能充分回收烟气余热。相对火焰燃烧法而言,铝合金熔体氧化烧损、卷起的问题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上述蓄热式燃烧铝合金反射熔炼炉仅适用于大量的铝合金熔体的制备,设备的造价与使用成本较高,小型企业难以承担。
基于上述背景,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较为简单,造价较低,能够降低铝合金熔化过程中氧化、烧损和卷气的发生率,提高铝液质量的铝合金熔化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造价较低,能够降低铝合金熔化过程中氧化、烧损和卷气的发生率,提高铝液质量的铝合金熔化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熔化炉,包括具有外壳的保温室,所述保温室的内部形成有用于盛装铝合金熔液的熔池,所述保温室能够维持熔池内的铝合金始终处于熔融状态;所述保温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送料通道和取汤通道,且铝料能够经所述送料通道的掉落至所述熔池内,所述取汤通道能够使得所述熔池内的铝合金熔液向外输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通道整体呈倾斜角为铝料安息角的倾斜管状,所述送料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熔池上方的所述保温室内部密封连通;所述熔池上方的所述保温室上固定安装有燃烧喷嘴,所述燃烧喷嘴的火焰喷口朝向所述熔池的液面并用于维持熔池内的铝合金始终处于熔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熔化炉在使用时,通过燃烧喷嘴的火焰直接加热铝合金熔池液面,这样不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保温效果来维持熔池内的铝合金始终处于熔融状态;还通过熔池液面的张力来防止燃烧喷嘴的火焰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吹入至熔液中,有效预防铝合金熔体卷气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5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组合式回转窑换热罩
- 下一篇:车辆的端部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