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4327.8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山;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行星 减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减速机构种类很多,但想要获得大速比,大扭距,使得减速传动结构复杂,体积大,功耗高,效率低。特别是传动比受限,体积受限。例如摆线针轮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存在维修困难,效率不高等缺点。谐波减速机不适宜大功率大扭距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不但结构紧凑,传动速比大,而且两端输出动力,传递扭矩大,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较高的机械效率,特别适合用于抽油机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具有箱体,所述箱体内的左端安装有固定齿轮,箱体内的右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行星轮架,双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同心插装在固定齿轮和行星轮架的空腔中并伸出固定齿轮及行星轮架端面之外,且行星轮架的内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固定齿轮的外圆上,所述行星轮架上对称安装有齿轮组,所述双输出轴的中部设有中心齿轮,所述齿轮组由同轴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成,且第一行星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第二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动力自行星轮架输入,行星轮架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绕固定齿轮旋转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自转,通过第二行星齿轮带动中心齿轮旋转使双输出轴的两端输出动力。
所述行星轮架的外端固定有动力输入皮带轮,且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及中心齿轮均为人字齿轮。
所述行星轮架的外圆上带有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箱体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输入齿轮、减速齿轮,且减速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啮合,第一输入齿轮与减速齿轮啮合。
所述行星轮架上对称安装有2-4组齿轮组,且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的节圆直径差越大,速比越小,节圆直径差越小,速比越大。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的模数不同。
所述行星轮架为台阶式空腔结构,小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箱体的右端,大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固定齿轮的外圆上,且使固定齿轮、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空腔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齿轮和行星轮架,双输出轴又安装在固定齿轮和行星轮架的内腔中,作为双输出轴的两个支点,达到实现传输大扭距、大速比、高效率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动力输入端实现两个动力输出端,节能高效,特别适合用于抽油机减速器。
3、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较高的机械效率。只需通过调整固定齿轮,中心齿轮和齿轮组的齿数和模数就可获得理想的速比。传动效率达到90%以上。传动速比范围达到1100-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具有箱体1,所述箱体1内的左端安装有固定齿轮3,箱体1内的右端通过第一轴承8安装有行星轮架2,双输出轴6通过第二轴承9同心插装在固定齿轮3和行星轮架2的空腔中并伸出固定齿轮3及行星轮架2端面之外,且行星轮架2的内端通过第三轴承10安装在固定齿轮3的外圆上,所述行星轮架2上对称安装有齿轮组,所述双输出轴6的中部设有中心齿轮7,所述齿轮组由同轴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4和第二行星齿轮5组成,且第一行星齿轮4与固定齿轮3啮合,第二行星齿轮5与中心齿轮7啮合;动力自行星轮架2输入,行星轮架2通过第一行星齿轮4绕固定齿轮3旋转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4和第二行星齿轮5自转,通过第二行星齿轮5带动中心齿轮7旋转使双输出轴6的两端输出动力。
所述行星轮架2的外端固定有动力输入皮带轮11,且第一行星齿轮4、第二行星齿轮5及中心齿轮7均为人字齿轮。所述行星轮架 2上对称安装有2-4组齿轮组,且第一行星齿轮4与第二行星齿轮5 的节圆直径差越大,速比越小,节圆直径差越小,速比越大。
所述行星轮架2为台阶式空腔结构,小端通过第一轴承8安装在箱体1的右端,大端通过第三轴承10安装在固定齿轮3的外圆上,且使固定齿轮3、中心齿轮7位于所述空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未经王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4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铆接机的铆杆同步驱动装置
- 下一篇:行星减速机构